生命救援,”科技“之下没有”旁观“
2020-12-08 14:39:24 作者 : 安树 来源 : 警用装备网警用装备网讯: 当生命之花即将凋谢,人力尚微。
近日,“望江17岁花季少女溺亡”一事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事件当中饱受质疑的是出勤民警“不作为”的处理方法,传播的视频中显示,在面对少女投河自尽的举动时,民警却采取了“观望”的态度,并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援措施。视频一经流传,当地公安局发布公告称,将涉事警察和辅警停职并进行事件调查。
梳理事件之后,我们发现出警民警的处置不当主要在于救援装备的缺失。在紧急事态面前,只靠人力是做不到万无一失的。在这种状态下,先进且易用的救援装备成为了拯救生命的强大力量。
救援设备针对不同场景下的救援行动有不同的设备组成,常见的水域救援装备一般指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救生筏等。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救援领域的“黑科技”横空出世,为救援装备带来了新的曙光。
无人机
近年来,无人机发展速度超乎想象。而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无人机的挂载和承重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时,水域救援场景下,现有的抛投器使用环境和范围均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且精准度的问题对救援结果的影响较大。利用无人机辅助抛投救生圈等设备,能够为救援创造新的途径,开辟救生通道,并且准确、高效率。在争分夺秒的救援行动中,意义极为重大。
而除了“空投”救援设备外,无人机在救援行动中还能起到更深层次的作用。无人机集成通信设备,利用无人机担当通信中继。例如在地震、山岳等有通信阻断的环境下,利用无人机集成转信模块,充当临时转信台,从而使得极端环境下建立起无线通信的链路。
在地震掩埋人员的搜救中,无人机可以携带生命探测仪进行搜救工作,同时采集到的影像资料还可以加快灾区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
水上救援机器人
救生圈对于落水者而言,无疑是第二条生命。但是在面对远距离海面救援时,救生圈无法完成救援任务。而一种“智能电动救生圈”的问世,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该问题。
这种“智能电动救生圈”被称作水上救援机器人或者智能救生器,采用电动螺旋桨为动力源,最高时速可达7m/s。内置的GPS/北斗定位导航系统,通过远程遥控,能够快速靠近遇险者并带离遇险者在短时间内脱离危险水域,同时不会对遇险者产生其他风险因素,用于水上交通事故应急救助效果显著。
机器人配备的人体检测模块,更是可以检测被救人员状态,若被救人员脱离救生器40cm,则救生器将停止滑行,等待人员再次抓住救生器。
无人遥控潜水器
无人遥控潜水器,可用来搜索水下目标,特别是水深的水库,潜水深度可以达到150米。据该救援队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提高救援能力,配置了抛投器,有效射程200米,主要用于人员和其他装备无法接近目标的情况下开展远距离救援。
在这些“黑科技”的加持下,水域救援的效率和成果将得到进一步提高。而如同这一次的悲剧,在设备的不断强化还有施救人员的专业培训以及意识更加完善之后,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予以避免。毕竟,人力微浅,在面对生命威胁时,不光是警察背后,所有人的背后都需要强大的支撑。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