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械警察正从科幻走向现实
2025-02-14 11:20:31 作者 : 陈丽娟 来源 : CPS装备网警用装备网讯:
在2024年的央视春晚舞台上,一群特殊的“舞者”吸引了全球观众的目光。它们身着红色大花袄,甩着红手绢,与真人舞蹈演员配合默契,共同演绎了精彩的节目《秧BOT》。这些“舞者”并非人类,而是宇树科技旗下的人形机器人Unitree H1。这款机器人以其灵动的舞姿和高度拟人化的动作,展现了人形机器人从科幻走向现实的巨大跨越。
(图1 Unitree H1在春晚舞台上演出)
自上世纪初,“机器人”概念一提出,我们就对这种能替代人类工作的自动化机器充满了兴趣。
从《星球大战》中金色的礼仪机器人C-3PO,到《变形金刚》中震撼变形的机械战士,好莱坞科幻电影中关于机器人的题材层出不穷。这些被赋予“自主意识”的机器人形象,不仅给观众带来视觉盛宴,更引发了人们对未来科技的无限遐想。
(图2 《星球大战》中的机器人C-3PO)
(图3 擎天柱变形)
但是,现实世界里,我们与之打交道的机器人却大多是用于工厂流水线上从事重复组装劳动的工业机器人,物流仓库里的分拣运输的智能机器人,特种作业中的排爆机器人和巡检机器人……它们要么是功能单一的智能机械臂,要么是以履带式或轮式为运动方式的机器,与人的形象相差十万八千里。
(图4 工业机器人)
(图5 人机协同排爆机器人)
回顾机器人的发展历程,真正类人型的机器人的发展却充满了曲折。
在现代机器人技术领域,美国是最早发明工业机器人的国家。1961年,美国公司开发的机器人Unimate在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投入使用,标志着现代工业机器人的诞生。
(图6 机器人Unimate)
日本早稻田大学在20世纪开发的WAP、WL、WABIAN和WABOT等系列机器人,首次实现了类人化的双足行走,尽管运动能力有限,但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图7 WL-3型机器人)
中国最早开展人形机器人研发的机构是国防科技大学,该校在1987年就开始了步行机器人系统与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是国内首个开展双足步行机器人研究的高校。
(图8 中国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先行者”)
进入21世纪,随着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人形机器人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2010年代是机器人人形化发展的关键节点。波士顿动力的Spot四足机器狗和瑞士ANYbotics的轮足混合机器人相继问世,它们兼顾了效率与地形适应能力,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图9 Spot四足机器狗)
(图10 ANYbotics轮足混合机器人)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形机器人已不再是冰冷的机械装置,也不再局限于电影特效,而是具备了感知、交互、运动、表演、决策等能力的智能体,逐渐走进现实世界。
近年来,特斯拉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具有28个活动关节,能够进行仿人手的精细操作;波士顿动力的Atlas则能实现跑酷、后空翻等极限动态性能。2023年,宇树科技发布了Unitree H1人形机器人,其直立高度约180厘米,体重约47公斤,全身具有34个活动关节,速度可达5米/秒,是目前全球最快的人形机器人。
(图11 特斯拉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
(图12 波士顿动力的Atlas)
在警务领域,仿生机器人的运用已经越来越多,机器狗、机器狼担负着“侦察兵”、“搬运工”、“远程监控”等多重角色。“机械警察”也不再是纯粹的幻想,它们突破了器械仿形的限制,以最接近人类的形态出现,能够模仿人类的双足直立和多关节灵活运动,直接使用人类工具与环境互动。人形机器人在警务工作中的核心能力正在逐步展现。
2022年,某特警部队在“安防人形机器人”实验项目中测试人形机器人执行楼道搜查任务,通过双臂协作开门、攀爬障碍。2023年,某市公安部门对Unitree H1进行定制化升级,加装防暴护甲与非致命武器模块。
未来,人形机器人有望超越传统机器人的局限,直接操作警用装备,如破门锤、盾牌,甚至模拟警察的战术动作,如掩体躲避。其双足行走能力使其能够上下楼梯、跨越瓦砾,适应各种复杂地形,无论是地震救援还是废墟搜救场景,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在反恐行动中,人形机器人可以手持摄像头进入狭窄空间回传画面;在排爆工作中,它们可以远程拆除爆炸物。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