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单位: 全国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 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jiangbei
历届评选

青岛警方首创“流动警务室”引全国同行取经

2010-12-28 10:04:14  来源 : 新华网


    2009年12月27日,青岛市公安局根据岛城社会治安状况,从全市地理、治安和人文特点的实际出发,做出重大部署,在全国首创设立了流动警务室。一年来,这些在商场超市、餐饮娱乐、集贸市场等人员聚集区和治安复杂区域设立的“流动警务室”可随时移动、近距离打击犯罪、服务群众,与路面防控、社区防控和单位内部防控互为补充,在青岛市形成了严实的防控网络。与此同时,这一体现青岛警方自主开发研制的“流动警务室”正吸引着全国各地公安系统上门学习取经。


    “流动警务室”集报警求助、警情前期处置、巡查执勤、矛盾纠纷调处、服务群众等功能于一身,除了配备各种办公设备和警用设施之外,还配有医药箱、地图、公交线路手册等便民工具,车身上的LED显示屏能实时播放便民警务信息。流动警务室基于其机动灵活的特点,采取全天24小时“流动”执勤的方式,白天设置在人流密集的商贸中心、旅游景点、车站码头等区域,晚上则设置在居民区或案件多发的区域。“流动警务室”上岗一年来,青岛市已在11个区市投入使用79部流动警务室,取得了警务效能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效果,为青岛市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是青岛市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达到了青岛市长助理、青岛市公安局局长黄龙华提出的“控制阵地保平安,服务群众树形象”的建设目标。


    “流动警务室”的设立提升了青岛警方整体打防的效能。在人员密集、案件易发、治安复杂区域集中持续投入警力,是有效管控社会面的重要手段。流动警务室将这一手段进一步前置、延伸,醒目的标示、优良的装备、灵活的布局,不仅有效延长了重点区域的有警时间,而且形成了持久的震慑。广大民警上岗以来,依托流动警务室,开展信息收集,实施区域控制,前移打击阵地,现场查获违法犯罪人员,大大提升了重点区域的打防效能。上岗以来,共盘查各类人员11万余人次,先期受理治安案件500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0余名,网上逃犯1名。第一海水浴场、科技街、长途站、文化公园和李村商圈等以往纠纷、案件多发的区域,自流动警务室上岗后,案件、纠纷明显减少,多处治安复杂区域实现了“零发案”,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流动警务室”的设立引领了实战勤务的创新。突破了传统警务模式被动接处警,民警沉不下去,信息来源不畅通,矛盾纠纷处置不及时等问题。灵活机动、可根据需要随时移动的流动警务室解决了传统警务模式的局限,在“一面两网三线”的防控体系框架结构中发挥了突出的支撑作用。巡逻防控中,流动警务室是“中继站”,110、步巡民警、治安特勤、协勤等街面巡控力量,以之为依托。街面的纠纷、轻微的案件可以第一时间快速及时的在流动警务室处理、调解,发现的可疑人员可以在流动警务室比对核查,提高了工作效率。运行以来,流动警务室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4790余起,查询比对各类信息11000余条。


    由青岛公安首创并自主研发的流动警务室在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上获得了国家专利,在北京举行的公安部特种车辆装备展上,青岛市公安局包括流动警务室在内的5辆自主研发车辆参展,成为参加此次特种车辆装备展的唯一一家公安机关。流动警务室以全新的警务理念赢得了兄弟公安机关的关注,全国30余个单位来我局学习、考察流动警务室。沈阳、哈尔滨、西安、大连、秦皇岛、焦作等15个城市公安机关引进流动警务室经验。


    “流动警务室”的设立以突出的工作成效,赢得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公安部孟建柱部长、杨焕宁副部长在北戴河和哈尔滨调研期间对其借鉴我局经验设置的流动警务室所发挥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山东省公安厅吴鹏飞厅长等领导对青岛公安流动警务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在全省进行推广,要求各地市学习借鉴。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