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创意警务”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2011-05-23 08:39:14 作者 : 木铎 来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面对630万常住人口、613万流动人口,集中了全省58%的境外人口,警力比不到1‰的现实,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通过实施 “创意警务”,使民警的创意热情空前高涨,执法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违法犯罪警情持续下降,实现了群众满意度和公共安全感双提升。
体制机制创意提高警队效率,解放警力
分局机关由16个科室精简为“两室三队”。相继推出“大反扒”、“大刑侦”、“大服务”等体制机制改革
谈起“创意警务”,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跃进回忆起这样一件事。数年前他在无锡任上考察无锡创意产业园时,发现一个面积狭小的办公室,里面仅有几个人几台电脑,但一年却能创造出超乎常规的经济价值,这让张跃进感受到创意产业的巨大能量。随后,他仿照无锡产业园制作的一套模型在苏州实验半年后正式推出,被称为“创意警务”。
何为“创意警务”?用张跃进的话说就是“用脑子干活儿”。而“创意警务”最大的亮点,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意改革。
在“创意警务”实施之后,2009年,苏州市所有公安分局按照“大部制”的改革思路对内部15个部门进行了重新整合,将功能相近的部门整合在一起,分局机关由16个科室精简为“两室三队”。市局机关内设部门也精简了一半。张跃进说:“‘大部制’把分散的‘指头’捏成了‘拳头’,部门间责任推诿少了,相互协作多了。”
2010年6月26日清晨,苏州市吴中区一废品收购站内两人被杀害。案件发生后,各业务部门迅速同步到案侦查,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分析刻画出两名犯罪嫌疑人完整的行动轨迹。案发后仅31个小时,潜逃至徐州的犯罪嫌疑人代某和薛某被抓获。
这是一个 “多侦联动”的成功案例。“‘多侦联动’简单说就是大家一起干活儿,信息共享,步调一致。”苏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政委姚连法向记者介绍。截至目前,苏州市公安局通过“多侦联动”破获刑事案件超过破案总数的35%。
姚连法说:“联动机制实施以来,我们实现了案件侦破 ‘不靠命令靠警情,不靠感情靠机制’的转变,由以往‘你交我办、等米下锅’到‘主动出击、深查细追’,大幅提高了侦查部门核心战斗力和破案打处效能。”
此外,苏州还推出“大反扒”、“大刑侦”、“大服务”等体制机制改革,由一个部门牵头,整合多方力量,最大限度提高了警队工作效率,解放了警力。
尊重创意,给民警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
在苏州警队中,通过创意实现人生价值和职业追求的氛围日益浓厚。截至目前,已有375名民警因为提出好创意被记功嘉奖
苏州凤凰街餐饮业发达,2008年之前,每年发生拎包案件100余起,群众意见较大。为此,属地的双塔派出所设计研究出一款防盗钩,将提包与顾客坐椅连起来,有效减少了此类案件。这一“金点子”在“创意警务之窗”上“晒”出来后,很快被推广应用。不少地区拎包案件下降约90%。
像这样的点子在苏州市公安局网站的“创意警务之窗”论坛里俯拾皆是。
“我们充分尊重每一位民警的创意,如果具有可行性,能够产生效益,我们马上付诸实施,转化为战斗力。”张跃进说,“我们对于民警提出的创意有一整套体系,发现难题、提出点子、应用点子、成果转化、考核评估等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创意工作链。”
据统计,去年,苏州警方累计收到创意点子超过3000个。目前,200个金点子、30多项应用成果得到推广,获得发明专利的“抗破解车库报警器”正在谋划产业化。
“创意警务”倡导人人都是创意主体、人人都能成为创意明星,民警有好的想法、建议,都可以在“创意警务之窗”发布。一人发帖,千人跟帖,或被同仁认可,或被县分局和市局采用推广。有的还被作为“行家里手”,以自己名字命名工作室,加上每月、每季度、每年的滚动奖励,形成了多重叠加效应。截至目前,苏州已有375名民警因为提出好创意被记功嘉奖。
“民警的首创精神得到了尊重,自我发展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在创意警务这个舞台上,人人都可以秀出自我、展现自己的才华。”张跃进对记者说。“在苏州警队中,通过创意实现人生价值和职业追求的氛围也日益浓厚。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路只有得到绝大多数民警的认可,我们才能把工作做起来,而且更加牢固。”
“因为给予尊重,所以快乐工作;因为快乐工作,所以洋溢幸福。”民警们这样评价“创意警务”。
无限创意只为“讨好”老百姓
在工作目标上以群众为本,只要有利于社会和谐、群众利益,都会拿来升级运用
“公安很卖力,群众不买账”曾让苏州市公安局工业园区分局娄葑派出所所长尹子强很纠结。虽然该所在全市所有派出所中工作量名列前茅,但在实施“创意警务”后的首次考核中,娄葑派出所的群众满意率仅有67.38%,在市区所有派出所中排名垫底。
为何工作量走在市局各派出所前头,老百姓却不完全认同支持?经过深入调研分析后,尹子强认识到是工作方向出了偏差:重大案轻小案,忽视了与小案利益息息相关的群众,加上与群众缺乏沟通交流,群众满意度低就在所难免了。
认识到问题后,娄葑派出所改变思路,采取一系列“讨好”群众的措施。组织辖区群众开展“警民恳谈”会;将镇政府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引入派出所,驻所进行调解,使得占总警情三分之一的矛盾纠纷由驻所调解员承担,有效减少了投诉。
5月14日下午4时,在娄葑派出所一楼大厅,记者看到,大厅内专门设置了为民服务窗口,窗口外还设立了等候区,设置了全民服务箱、饮水机、触摸式案件查询终端等设施。一系列便民举措凸显了派出所工作理念的大转变。“通过努力,去年我们派出所的群众满意率达到96.3%,升至全市第14位。”尹子强向记者介绍。
在苏州市公安局出台的绩效考核评估方法中,群众满意度被放在首位。“这一考核办法改变了以往把破案打击等指标作为衡量政绩的考核方法。”张跃进说:“在工作目标上以群众为本,只要有利于社会和谐、群众利益,苏州公安都会拿来升级运用。”
在张跃进看来,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老百姓的需求,如果老百姓说公安机关工作做得不好,那一切都是白做。
苏州市新区枫桥街道佳林花苑居民戴善英告诉记者,现在的警察办事让老百姓感到很贴心,他们会经常来小区转,帮助老百姓解决各类问题。他们还定期开“恳谈会”与街道居民交流,还时不时搞一些小发明在居民中免费推广。跟警察沟通反映问题,接受他们的提醒,已经成为小区居民的习惯。警察能把工作做到这个份儿上,让人佩服。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