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单位: 全国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 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jiangbei
历届评选

北京警方称"地铁内下麻药"系谣传 系报警人紧张过度

2011-05-26 09:18:39  作者 : 木铎  来源 : 新京报


  前晚11时许,一名女网友发微博称,在地铁十号线被人下麻药。对此,事发地民警表示,无法证实此事,且在地铁内下麻药风险高。昨晚,北京市公安局在微博中表示,在地铁内下麻药系谣传。


  女网友


  怀疑麻药从手机发出


  “如果你们还认为地铁下麻药的事情是传说的话,姐今天亲历的事实会告诉你们,绝对不是传说!”前日晚11时许,网友海安瑾在微博上讲述自己被下麻药的经历。据其微博表示,前日她下班从劲松站乘坐地铁十号线时,突然闻到一股并不刺鼻的味道,“想起看到的帖子,立刻屏住呼吸,但已经感到浑身发麻,尤其是手指,呼吸困难!”


  海安瑾在微博中回忆,她上车后坐在靠左的位置,当时只有右侧有一男子,事发前该男子曾拿出手机。海安瑾说,听其同学说,网上称被下麻药的帖子中也曾提到有人拿手机,海安瑾怀疑药物是通过手机放出的,并强调,药味很温和,容易被忽略。


  海安瑾说,发现情况不对后,她立刻起身走到别的车厢,向他人求救,并报警。“可是110没人接!至少那几十秒没人接!”待意识稍清楚后下车向地铁站工作人员及民警反映情况,并让民警帮助其打上车后回家。


  海安瑾这几条微博发出后,引起关注。昨日,记者多方联系海安瑾,其通过朋友及人人网站内信婉拒了采访。


  值班民警


  未接到求救信息


  据海安瑾微博说,她在国贸站下车后先找了两个黄衣协管大妈,后找了一个短发女警,向其阐述事情经过后,该女警助其打车回家。


  昨日,记者来到地铁十号线国贸站。地铁站值班民警联系前日当班民警后转述,当班民警未见到有人求救,在与他人聊天时听起过这件事,但其不清楚这一消息出处是源自网络还是其他同事亲身经历。


  民警表示,发生这一情况不太可能,“很可能是心理作用。”民警分析,被下麻药可能性较小,“除非你吞食或有人拿药喷你才可能起作用,也没听说过能用手机下麻药。”民警说,即使下迷药,不太可能只有一个人晕。民警还表示,选择在地铁站作案可能性较小,“到处都是监控,每个口都有值班人员,作案风险大,容易被发现。”


  平安北京


  地铁内下麻药是谣传


  昨晚,北京市公安局就此事在其官方微博“平安北京”中发表声明。声明中表示,近期网上有人谣传,称我市地铁内有女性被人下麻药尾随。


  平安北京表示,经核实,北京警方今年以来仅有一件此类报警,为一女子称其在地铁内被人下麻药尾随。警方称,报警人承认因其看到此前网上相关信息后过度紧张所致。平安北京提醒,对于网上流传的消息,要有所判别,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 专家声音


  麻药起作用须浓度高剂量足


  朝阳医院职业病与化学中毒医学科主任郝凤桐说,对人体有麻醉作用的化学毒物,要想对人体产生影响需要到达一定的剂量。以乙醚为例,要达到麻醉效果应使用面罩或将沾有乙醚液体的纱布捂住口鼻,在高浓度条件下吸几分钟。如果在一个房间内放置一瓶正在挥发的乙醚,即使人闻到其散发出的芳香味,也达不到麻醉效果。


  朝阳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王云表示,目前国内可接触到的吸入式麻醉药只有在强浓度下近距离吸入,才会在短时间内将人麻醉,而在这种情况下人已没有意识,不可能再到处走,而在半米、一米内闻到就马上被麻醉的可能性不大。王云说,境外有一些麻醉药品使用后会像喝醉酒一样,人仍有意识,但这类药品只有通过口服或注射足够剂量才会起到作用。


  ■ 新闻链接


  四号线曾曝下麻药传闻


  近日,北京某高校学生王静(化名)在其人人网上发表日志称,今年5月15日下午近4时,她在搭乘地铁四号线时被下麻药并遭跟踪。


  王静在日志中说,当时一陌生男子在她身旁摆弄手机并用手指弹手中的乘车卡后,她闻到一股怪味,便起身走向其他车厢,这其间,男子一直尾随。王静在日志中描述,她当时感到头晕,向路人求助时“已经站不稳了”,随后在两位大妈的帮助下下了车。


  王静在此后的日志中表示,已经报警,5月17日北京市公交总队找到她,并在学校保卫处做了笔录。昨日,王静所在学校保卫处工作人员证实,5月17日确实有学生因称在地铁被下麻药而做笔录。


  王静对记者表示,公安部门表示正在调查此事,她不便发表意见。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