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单位: 全国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 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jiangbei
历届评选

深圳交警的工作模式:“五加二,白加黑”

2011-06-10 09:19:33  作者 : 木铎  来源 : 深圳市局


  近日,记者在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了解到,近年来深圳机动车辆大幅增长,城市交通压力逐渐增大,深圳交警工作强度在加大的同时,工作环境变得越加恶劣。有资料显示,一名交警一天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数百宗,一周七天都在工作,并且经常加班。


  采访中,有市民称深圳道路安全增长了,但交警身体健康却越发糟糕。有资料显示,深圳交警80%以上人员带病上岗,因为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影响的职业病成为交警健康“杀手”。


  交警的一天是这样的


  6月7日早晨6点钟,罗湖交警大队的周永青就起床了。简单洗脸、刷牙之后,他驱车从南山的家中赶往深圳最拥堵的地方——布吉关站早高峰。这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从早晨6时40分,他的身影已经出现在布吉关逐渐增多的车流中,来往的司机只知道他辛苦,却不知道他还是罗湖交警大队大队长。和所有交警一样,指挥、疏导、呼叫,一切照旧。


  9时20分,早高峰之后,周永青已经坐在福田区莲花路交警支队会场,2个多小时的会议结束了。他边开车边打电话,召集各中队领导下午开会,落实支队上午会议部署的工作。一路上,大队内勤室、勤务组以及其他人员已经有10多个电话打给他请示有关工作的事情,有诸多警力安排、工作部署需要他定夺。


  12点钟,当他到达大队时,各部门的人员已经下班了,匆匆吃饭,边吃饭边接打电话协调各项工作。


  下午2点不到,他就到办公室拟写下午会议提纲;14时30分,大队会议室,先传达支队会议精神,再听各中队、各部门的意见反馈,研究执行方案。15时30分,回到办公室后,办公室已经有厚厚的文件了,他边看边签文件,办公室前来汇报工作的人逐渐增多,他边批文件,边和大家讨论工作。


  17时,路面车辆逐渐增多,他起身前往指挥室,通过视频查看路面交通情况。17时30分,路面交通已经进入高峰期,因有一趟警卫路线途经罗湖,他又带队与警卫民警一起执行任务。18时30分,他回到大队指挥室,继续调动警卫疏导交通高峰车流。20时30分,路面交通逐渐恢复正常,他才准备返回办公室。晚饭之后,他还有加班工作。“每天的‘猎虎’、巡查都是我们的工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样的一天,不仅是周大队长如此度过,其他2300多名交警也是如此。“五加二,白加黑”是记者在交警局听到最多的说法,所谓的“五加二,白加黑”就是星期五加上周六周日两天,白加黑,就是白天加晚上一直工作。


  “路面见到交警,我就心安了”


  “路面见到交警,我就心安了”,6月7日上午,在红荔路与新洲路口和记者闲聊时,祝女士说,路面交警多,他们走道安全,汽车驾驶人也变得规矩许多。按照她的话说,现在很多路口,都能看见交警的身影。


  事实上,今年来,市交警局着力提高交警路面执勤效率,加强“三长”勤务,通过调整勤务模式、严格执勤标准、加强督导考核等措施,全力提升全市早晚高峰、平峰时段主要路口、路段交警的见警率、管事率。


  深圳交警局指挥处处长冯新毅说,交警局将早高峰时段8时至9时及晚高峰时段的17时至18时30分,设置为动态疏导保畅期,在此期间内,路面执勤交警主要工作职责为定点疏导,保障交通顺畅。


  据了解,这样的动态疏导保畅期内,各交警大队在辖区设置动态高峰岗和非动态高峰岗。动态高峰岗由执勤交警和学警或协管员共同开展高峰勤务,早高峰设置280个执勤岗位,投入警力480余名,占当天总警力50%;晚高峰设置340个执勤岗位,投入警力850余名,占当天总警力80%;设置机关高峰岗13个、民警护学岗24个、护医岗44个保障交通顺畅。动态高峰岗执勤民警以在路口中心区域动态指挥疏导为主,学警或协管员在路口中心区域周边协助疏导管理为辅,共同开展交通管理工作。非动态高峰岗所有警力必须站到护栏内侧(靠机动车道一侧)和四条斑马线围成的中心区域显眼位置指挥疏导。


  “动态疏导保畅期内,各交警大队领导、路面中队领导靠前指挥,主动参加路面高峰勤务,执勤岗设在交通流量最大、路况最为复杂的路口。”记者了解到,领导啃“硬骨头”的做法,是深圳交警长期以来的做法,同时,机关民警按照市交警局相关勤务规定参加“女警护校岗”的路面管理,“机关晚高峰岗”民警也将在执勤路口中心区域开展动态执勤。


  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高峰期,深圳交警还设置了平峰时段固定岗,期间交警必须在岗亭周边4个100米范围内开展整治任务。巡逻岗、整治岗交警,平峰时段必须在辖区重点、难点以及热点区域,以集中设点、巡逻查处、岗位联勤等方式开展整治工作。白天平峰时段的9时至11时30分、15时至17时,各交警大队在辖区主要路段的重要路口相应设置动态平峰岗。


  “希望每一名市民遵纪守法”


  在交警局采访时,记者拿到了一个比较“雷人”的数字,这个数字是深圳市两千多交警“五加二,白加黑”工作的结果。


  这份资料显示:今年5月份,交警支队共查处交通违法32万多宗,其中包括交警现场执法7.5万余宗,非现场执法25万余宗,处理简易事故1万多宗,查处涉酒驾驶287宗;另外还查处不排队乱变线违法行为19万余宗,无牌无证、假牌假证、不按规定悬挂、安装号牌、遮挡污损号牌等涉牌证违法281宗,不按规定使用灯光1589宗,泥头车违法3083宗,行人、非机动车违法38897宗,货车超载365宗,客车超员84宗,重、中型货车冲禁令1017宗,查扣摩托车、电动车6988宗。


  拿着这份数据,接受记者采访时,交警局勤务科长陈刚说,这份数据与其说是交警的成果,不如说是交警的艰辛,就算一名交警从早到晚,连续24小时查处违法行为,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交警查处仅是一种手段,我们的目的是希望每一名市民遵纪守法,交警查不到车主违法行为。”


  陈刚分析说,5月份,交警支队2300多名交警,每个路面民警平均查处交通违法、处理交通事故警情达到了323宗,其中工作任务最重的大队(福田)达到了546宗,最少的(惠盐高速大队)也有93宗。


  从事多年的交警工作,陈刚说,现在城市汽车越来越多,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交警肩负重担,市民遵纪守法,安全驾驶尤为重要。“这样的违法数量,对于2300多名交警来说,堪称重负,绝不是简单的‘艰辛’两字能表达。”


  “深圳交警,伤不起呀”


  采访中,记者听到这样一句网络流行语“深圳交警,伤不起呀”。


  说这句话的是市民易先生,这话根源于一句流传的说法“10个交警9个伤,还有1个在病床”。他说,每天早上看到交警站在布吉关口汽车拥堵处来回奔跑,闻着汽车尾气指挥交通时,心里不由升起敬意。之后,他在网上百度了深圳交警健康状况。“结果很惊人,亚健康对于交警来说是一种奢侈,目前大部分交警均属于带病工作”,“患癌症的就有十几个”。


  在交警局采访时,记者拿到一份交警健康资料,资料显示:因为粉尘、有害气体浓度伤害,交警呼吸道门户鼻部、咽部、眼部被直接伤害,因此慢性咽炎,鼻炎、结膜炎成为交警的职业病;另外因为交警长期户外工作,流动性强、紧张性强、长时间站立,结石病、高血压等疾病也比其他行业更高。加上工作环境经常处在汽车尾气下,部分交警头发含铅毒偏高。


  资料显示:2000多名交警,绝大多数交警处于亚健康和疾病状态,病状检出率高达80%以上,一线民警体内铅含量高出常人100多倍,心脏异常和肝功能异常的比例也都大大高于普通人,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有10多名民警患癌症。交警执勤以摩托车为主,风雨寒冷天气时,透骨的湿寒直接侵袭肌体,导致至少30%~50%的交警患有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一位民警说:“交警担负着交通指挥疏导、事故处理、交通警卫等任务,工作环境高污染、高强度、高危险、高压力已经成为侵害交警健康的头号杀手。”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