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单位: 全国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 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jiangbei
历届评选

警察实战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误区

2014-04-08 10:13:12  作者 : 曾灵  来源 : CPS警装网


  在和平时期,警察已经成为最危险和伤亡率最高的职业。一个个血的教训提醒我们,对警察的实战训练已刻不容缓。为切实提高警察的实战能力,增强民警自我防范意识,保护民警的自身安全,全国各地公安机关都把警察实战训练作为一件大事全面展开。警察实战训练在短短的几年里有了长足的进步。以重庆为例,从“大练兵”到“大学法”,从“三基工程”到两届警察技战术大比武,再到全市各区(市)县的战训合一基地,无不体现了上级领导对实战训练的重视与抓好实战训练的决心。客观来讲,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训练,民警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实战能力较之以往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必须认识到,实战训练进行到现阶段,一些在以前不易被发现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在某些方面甚至走入了误区。而警察实战训练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是每一位实战训练教官都应当认真思考的。笔者认为,当前警察实战训练应当走出以下几个误区:


  一、走出“全面化”的误区,针对不同对象进行科学训练


  自2003年全国公安机关掀起“大练兵”至今,各地民警都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战术训练,其中包括了大量对警察战术基础理论和基本能力的学习,这对民警了解实战训练,提高自身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但随着训练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发现,对已经掌握了警察战术基础理论和基本能力的民警而言,他们需要更加专业的知识、能力,能够直接指导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现在的实战训练,应当根据警种的不同与层次的不同而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比如,初任民警的训练应以基础训练为主,重点培养其基本警务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像司晋督一类的训练,则应以提高为主,着重于组织、协同意识与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而领导干部培训则应以警察工作理念和指挥艺术为主,使其能够拥有先进的工作理念,掌握现场的组织、指挥能力。而根据警种的不同,所涉及到的实战训练就要求更加细化。比如对派出所而言,负责治安的民警与负责刑侦的民警,工作性质就有较大区别;而经济侦查民警与禁毒民警的办案方式、手段等也大相径庭。如果还是不分警种,不分层次,一味训练同样的内容,对于民警实战水平的提高就不会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了。所以,实训教官应根据不同的受训对象,研究出不同的培训方案。而在此原则下,实训教官应当充分了解受训对象的实际工作,必要时也可以与受训民警共同探讨、交流,真正把训练落到实处。这样不仅能提高学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学员学以致用,同时也对教官提高自身能力大有裨益。


  另外,实战训练要充分考虑到受训对象的实际情况,应当重在精通,而不是全学全练,最终一样都没练好。比如,在擒拿格斗动作练习上,有些教官会教很多动作,而有些动作不经过长期反复磨练和有效配合是没有办法很好完成的。这样的训练,学员就算会做了,也不一定能够有效运用于实战。笔者认为,对于那些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学员,不如从简单实用的动作入手,就把几个动作练熟练精,运用自如,这样反而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二、走出“程式化”的误区,注重体现实战训练的灵活性


  目前全国的实战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公安部实战教官培训基地的影响,基地在培养了大量实训教官的同时,也为全国的实战训练指明了方向。但正因如此,全国的实战训练的内容方法都大同小异。如巡逻盘查、车辆查控、建筑物搜索等,基本上都有一个固定的程式,按照同样的套路在进行,甚至有些教官的训练更加死板、僵化,完全一成不变地照搬照抄。


  而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一方面公安部实战训练基地的很多训练理念、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香港实战训练的影响,但由于两地法律和实际情况有所差异,加之民众对警察认同度也有所不同,所以有些方法在香港可行,到了内地可能就不太适用。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警察战术的进一步研究,在当时认为是正确的一些操作方法会逐步被更先进的理念、模式所取代,如果还是墨守成规而不懂得创新,不懂得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应对,就很容易出现了“学不致用”的情况。


  因此,实训教官应当注重体现实战训练的灵活性,从警察实际工作出发,不必设立太多的条条框框,不要一味强调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比如,在对嫌疑人员的盘查训练中,重要的不是盘查的整个程序有多么规范,而应当是让学员了解盘查对象需要做些什么,而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可能出现哪些危险,应当如何避免危险的发生,如果发生了意外情况,其处置原则和对策是什么,让学员在各种模拟演练中多体会、多感受,注重培养参训学员的实战意识。这样才能针对千变万化的实际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合理的处置。


  三、走出“只讲不练”或“只练不讲”的误区,切实提高民警的实际处置能力


  现在的实战训练存在着“只讲不练”或者“只练不讲”的问题。有些实训教官只讲不练,只从理论方面入手,强调对战术理念的学习。诚然,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受训学员有一定的感受,但却并不是非常深刻,特别是无法感知到实际操作所带来的压力,在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时,往往会不知所措。而有些实训教官过分强调实际操作训练,希望学员在不断的训练中去自行体会得与失,而有些教官更是在学员操作完毕后,并不对其在操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这样一是学员在还没有掌握基本的战术理论,对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并不清楚的情况下就仓促上马,容易形成误打误撞,走一步算一步,使训练失去了针对性;二是没有教官的点评,容易造成练完就算,笑过就忘的情况,对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不能充分了解,也达不到训练的目的。


  因此,“只讲不练”或“只练不讲”都有明显的缺陷。在实战训练中,应当注意讲练结合,先让学员掌握基本的战术原则和理论,了解在实际操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正确的操作方式,清楚这一堂训练课的训练重点和训练目标,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如果条件允许,应当尽量让学员多实际操作,亲身体会。而教官在训练完成后,应当就学员的优缺点进行合理的点评,让学员充分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有所获。


  四、走出“训练装备单一化”的误区,充分结合装备,呈现训练的多样性


  在香港有一个战术理念叫“战术训练要结合装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警察战术训练的装备是较为单一的。有些学员形象的说,上战术课就是几支塑胶枪,几把胶匕首,而枪平时都用不上,所以练了也是白练。而随着实战训练的不断深入,单一的训练手段和训练装备已不能适应现在警察战术训练的要求。根据不同的情况,警察可以使用的警用器械及能够达到的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而随着新型的警用装备和训练设备不断的涌现,为战术训练提供了全新的空间。


  现在列装的警用装备如伸缩警棍、催泪喷剂、防刺防弹盾牌、网弹发射器、新型阻车器等,都已经大量装备到各级公安机关。作为实训教官,应该迅速掌握这些新型警用装备,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去。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贴近实战,而且使学员真正意识到装备对于警察的重要性,在应对不同的情况上选择相适应的,最合理的警用器械,对警察自身的保护也是非常必要的。再加上一些新式的训练专用器材,如彩弹枪,真枪使用标识弹,激光模拟对抗训练系统等的运用,能够立即呈现出训练的多样性,不仅对于增强学员的学习兴趣非常有帮助,而且能够让学员充分体会到训练带来的压力。以“六四”式真枪发射标识弹为例,学员手握 “六四”式真枪,配发弹量与实战中的携弹量完全一致,在击发时有声光效果,被击中者有明显疼痛感,在这样的条件下训练是非常有压力的,学员会感觉更加真实、直观,印象深刻。因此,充分利用各种训练装备,结合装备呈现训练的多样性,是提高实战训练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十分必要的。


  五、走出“场地不行就没法训练”的误区,因地制宜开展训练


  诚然,警察实战训练对于训练场地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好的训练场地,不仅可以满足不同的训练要求,而且对提高学员训练热情非常有帮助。可以讲,训练场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训练质量和效果。正因为如此,很多实训教官会认为:没有场地,训练就没有办法开展,就算勉强开展,效果也不会很好。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任何一个事物的完善,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因为一时的场地条件限制,就放弃实战训练或者只进行简单的训练。如果是这样,当等到训练场有了,硬件条件上来了,反而在实战训练理念、方法、教官个人能力等方面却已经落后了。


  训练场地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关键还是在于教官能否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比如教学楼,宿舍楼都可以作为训练场地,而适当使用活动板房,或利用轮胎、木板、土堆等设置掩体进行训练,都是可行而适用的。甚至为了达到真实的训练效果,还可以将训练移至真实的情景中去,如街道,居民区,娱乐场所等。总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地,因地制宜的展开训练,通过教官创造力去弥补现有场地条件的缺陷,是提高实战训练质量的有效途径。


  六、走出“情景设置越难越好”的误区,从实际出发,贴近实战


  实战训练,特别是实际操作训练,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战术教官事先设定的案件情景,不带任何案件背景的操作是盲目的,达不到训练效果,最多只能算作对抗练习。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案情,交代什么样的背景,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有些教官在设计情景时并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只是一味的强调情景设置的难度,认为难度越大,出错越多,学员从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就越多,就越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殊不知,这样训练不仅不能指导实战,而且会让学员产生这样一些疑问:“既然怎么做都是错,不可能做得好,那还不如不做。”“太难了,让教官自己来操作也不一定做得好。”“练了也是白练,实际根本用不上”。如此一来,不仅达不到训练目标,还会挫伤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对自己失去信心。其实,实训教官应当看到,警察实战训练只是帮助民警了解可能发生的危险,并且尽可能的保护人民群众和警察自身的安全,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在情景的设置上,应当遵循合情合理,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警察平常工作可能遇到什么情况,就设置什么情景,或在此基础上,稍微增加难度即可,这样的训练反而比高难度训练更能让民警接受,更让人印象深刻,真正做到从“要我练”到“我要练”。


  综上所述,在警察实战训练不断发展的今天,为了使训练更加贴近实战,每一位实训教官都应认真思考,积极应对,科学研究,走出实战训练的一系列误区,使参训民警能够学以致用,切实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真正做到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作者简介:


  曾灵(1980年5月~)男、重庆警官职业学院战术系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