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警防治艾滋病知识(七)流行趋势危害和影响
2012-05-15 11:15:05 来源 :(七)
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危害和影响
3.艾滋病的流行趋势
通过对艾滋病的发展与流行趋势进行回顾探究,促使我们进一步的了解认识艾滋病对人类的危害。同时,对由艾滋病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形成、发展、危害等进行分析、阐述,能够使我们公安民警更加懂得防治艾滋病工作的重大意义,从而端正观念与态度,高度重视和关注艾滋病问题。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2年报告指出:现在,艾滋病所涉及和影响的范围远远超过十年以前人们最坏的预测,许多国家已经处于艾滋病的严重流行期。
艾滋病病毒出现二十多年后的现在:
全世界累计已有7000万人感染病毒;有超过2700万的人已经死于艾滋病;其中95%的感染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并且呈每天约有1.4万名新增病毒感染者发展趋势蔓延;其中有差不多2000人是不满15岁的儿童;将近一半是15—24岁的年轻人;有近一半发生在妇女中。每天约有9000人因艾滋病而残废;每天都有8000至9000人死于艾滋病。
然而,这一切对于整个世界来说,艾滋病的流行仍然处于传播、蔓延初期。艾滋病已经把魔爪传播遍布到世界各地,好象无数张正在逐渐打开的网,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外力的协助与推波助澜(这个外力就是人们的无知、忽视、不负责任和个人的危险行为方式),艾滋病正在把危险悄悄地撒向世界人民的头上。
2004年7月召开第十五界世界艾滋病大会最新要讯:
世界上艾滋病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是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其次是加勒比地区;
近年来亚洲的感染率高于非洲,亚洲已发展成为世界上艾滋病蔓延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亚洲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为740万;
在中国,艾滋病病毒已经蔓延到所有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2004年有关部门最新调查数据统计推算,我国目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大约已经发展到84万人,并且仍在以平均每年累计数约30%的增长幅度不断递增。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日前发布的一份有关亚洲艾滋病病毒及艾滋病蔓延情况资料显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紧急预防控制行动,到2010年中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可能增至1000万。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根据世界各地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数量的现况,截止到2003年6月底,我国在全球排第14位;在亚洲列第2位:在西太平洋地区位居第1位。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认为:未来十几年内,中国所发生的一切将决定全球艾滋病的负担大小。
在未来几年内,如果通过多种途径来有效预防控制艾滋病,中国就可以避免1 000万以上的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反之,一旦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力度没有得到重视和加强,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有效措施得不到切实落实,那么艾滋病的流行将会继续加剧恶化,将会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严重的后果,成为威胁国家安全、民族兴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于2003年1 2月1日联合发布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中称:
中国艾滋病流行形式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艾滋病流行波及范围广,全国低流行与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中的高流行并存,疫情上升趋势明显,主要传播途径为吸毒传播和既往有偿采供血传播。非法、违规采集血浆,造成有偿供血人员交叉感染艾滋病病毒也是我国一个很现实的严重问题。
二是目前中国部分地区已进入艾滋病发病和死亡高峰。我国从1985年6月第一次报告发现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在中国的流行经历了传人期和扩散期,到1 994年的冬季就已经进入了广泛流行的快速增长期。由于艾滋病从感染到发病期间,有大约8至1 0年的潜伏期,’因此,从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进入快速增长期的1994年冬季算起,目前我国正在面临着艾滋病第一个发病和死亡高峰期的到来。
三是艾滋病流行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近年来,在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方面,我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疫情由原来以注射吸毒为主要传播的途径,逐渐向经性途径感染传播迅速发展;根据有关数据测算,全世界约四分之三的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是通过性交进行的。据专家分析,受全球大环境影响,中国的艾滋病病毒传播流行,在未来数年内可能会转向以性传播为主的途径。调查表明,我国目前经性传播的比例逐年增长,从1997年的5.5%上升至2002年底的10.9%。哨点监测结果也显示出暗娼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呈增长趋势。
四是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具有危险行为的人数增加,其中共用针具比例较大,安全套使用率低,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社会歧视较为严重,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率高,部分地区存在经输血和其它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地区发展不平衡与贫困因素导致艾滋病流行等。
由于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数量相对于全国总人数比例来讲是比较低的,所以比起其它几乎任何一个国家,我国都有更大的潜力可以通过预防控制来逆转艾滋病的流行进程,从而拯救数百万人乃至上千万人的生命。
4.艾滋病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现今,艾滋病已不仅仅是一个全球的传染病流行的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更是一个威胁人类安全的问题。
2001年1O月12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特别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应对的两个严峻挑战——恐怖主义和艾滋病。
恐怖主义和艾滋病给世界人民带来的伤害与威胁有目共睹。不易察觉的毁灭性伤害降临是这两者之间的共有的特性,而艾滋病的流行与对人类的威胁之广,又更甚于恐怖主义。
艾滋病已对人类社会的兴亡构成重大挑战。
(1)艾滋病对期望寿命,健康与家庭的危害和影响
染上艾滋病以后,在漫长的无症状阶段,艾滋病感染者不断承受着来自心理、精神、感情、社会、经济、家庭等方方面面有形或无形的压歹屿打击,很多人经受不住这些巨大的压力和打击而崩溃了。受害于艾滋病的人大多数是青壮年常常是一个家庭的经济支柱。当他们因病不能工作,或被社会歧视而失去工作时,却还需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再加上家人为照顾他们而减少的工作时间与工资收入等间接损失,还有孩子的抚养、教育,一家人的生活所需费用等,家庭经济随之迅速瓦解。另一方面,艾滋病的流行加剧了社会上的歧视、羞辱和不平等现象的出现,而且社会与他人的歧视常常会殃及到艾滋病感染者的家庭。艾滋病感染者的亲属不仅在感情上痛苦万分,要默默承受着来自社会人群的歧视,还需面对经济状况的拮据与崩溃,这一切也促发着家庭矛盾的增加,从而导致家庭纠纷甚至家庭破裂。
艾滋病让人类的期望寿命和健康受到严重的损害,使生命大大缩短。而死于艾滋病的又几乎都是青壮年,他们正值人的生命旺年,因此艾滋病又被称为是青壮年的杀手。它使儿童失去亲人,成为孤儿;使家中年迈的老人失去赡养依靠;使因此罹难的家庭要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创伤;也造成许多孤儿由于身体发育不良等原因辍学而终生受害。据专家预测:如果艾滋病的流行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到2010年,我国因艾滋病而造成的孤儿将会达到26万。
(2)艾滋病对社会治安稳定的危害和影响
由于家庭破裂,经济崩溃,加上外界的歧视与羞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如临深渊,陷入无望之地。在没有能力靠自己生存的情况下,他们只有被推向社会,从而也就引发出各类的社会问题。一部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因绝望而亩暴囟弃,导致违法犯罪,给社会造成危害。
由于艾滋病流行的不安定因素,引发人们不知所措的恐 慌,从而造成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再加人们对艾滋病知 识的匮乏,使有关艾滋病的传闻常常会被曲解夸大,甚至达到危言耸听、谈虎色变的程度。例如2001年底至2002年初,在天津、北京、石家庄等城市发生了一些自称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不法之徒,使用“扎针”手段故意制造恐慌,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的案件。这些带有普遍性的事例,都极有可能在一定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造成恶劣的影响。
艾滋病的流行进一步加大了国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导致贫困人口、无人抚养的孤儿、无依靠的老人大量增加;无数家庭因此支离破碎;而政府也将为此承受来自多方面的巨大压力与负担。如果千百万个这样支离破碎的家庭汇聚起来,形成庞大的、不稳定的同病相连的同盟体系,那将成为国家的巨大灾难。
艾滋病的流行大大降低了国民的整体素质,严重时将损害国家和政府的形象。1 995年前后,由于不规范的采供血活动以及非法的地下采集血浆的活动,我国以河南为主的中原几个省的一些地区发生了严重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和流行,某些地区还发生了感染者集体与当地政府抗争、冲突的恶性事件,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被国外媒体报道、评论。给社会与国家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3)艾滋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艾滋病的流行,吞噬、消耗着大量经济资源。根据专家预测: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逆转艾滋病的流行蔓延,到201O年中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真的突破1000万人,那时要因此而付出的各方面经济损失代价每年将高达7700亿元人民币。美国前总统、国际艾滋病防治基金会主席克林顿先生于2003年11月1O日在北京清华大学就艾滋病问题演讲时指出:(中国)“现在的局面让我们看到,未来是很光明的,是有希望的。但是如果有1500万到3000万人得了妇病的话,就会使你们的经济成果毁于一旦。”
尽管目前就全国来说,因艾滋病流行而受到的经济影响还是相对比较小。但在一些艾滋病流行的重灾区,“疫情摧毁经济”的情况已相继发生。如:河南省商丘地区某村所在的县是艾滋病的重灾区,该村在几年里因艾滋病连续死了140多人,都是青壮年。村里田地荒芜、房屋败落、没有姑娘愿意嫁到这里,连村里原有的农副产品都受到连带“歧视”,更别说投资开发新项目了。“疫情摧毁经济”也使得县里原有的几个企业都相继倒闭,致使该县形成和传出了“全县无企业”的说法。类似的情况在其它一些地区也不同程度的存在。
艾滋病的流行对经济的打击与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早先的预计。如果艾滋病的流行、蔓延、发展到严重打击了国家的劳动力,也就动摇了国家的经济基础,甚至会导致摧毁国民经济。同时也在抵消着我们国家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成果,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全部文章来源于:深圳绿之风科技公司网站http://www.hkgw.cn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