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单位: 全国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 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jiangbei
历届评选

学会自救 灾后急需的社会行动

2012-07-25 09:50:11  来源 : 本网综合


  进入七月以来,伴随着降雨量的大大增加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暴雨袭击,不论是北京61一年一遇的大暴雨,还是广东地区遭受“维森特”台风的袭击等,雨灾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民政部统计,自20日以来强降雨目前已导致全国111人死亡,47人失踪。面对天灾带来的损害,我们在感到痛心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反思自己有没有一定的自救能力。


  一直以来雨灾后关于逃生常识的讨论,让人惊觉公众于某些领域的求生技能竟如此匮乏。我们需要一场提升公民自救意识和能力的全社会都参与的行动。


  7月21日晚,因暴雨天气,广渠门桥下一名男子被困在浸满水的越野车内丧生。悲剧发生后,民众唏嘘之余,也不禁会想:如果不幸遇到类似困境,用什么样的自救手段才能逃出生天?


  绝境中如何自救,成了这几天网民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记者实验发现,在用全力的情况下,男性也无法用头枕击破车窗,而铁锤、拖车钩等坚硬、重、易甩击的工具,可以将车窗砸破;车玻璃四角比玻璃中心更易击碎。对此,网上有了不同声音,称用头枕下的钢管“撬开”而不是“砸开”车玻璃可以逃生。正是这场逃生常识上的讨论,才让人惊觉公众于某些领域的求生技能,竟然如此匮乏。


  在这个风险社会,火灾、暴雨、地陷、海啸……一切看似不可能的社会风险都有成真的可能,那么,我们的自救能力都准备好了吗?这个问题其实还可以化为更具体的追问:私家车常备安全锤了吗?公交车上的安全锤都还健在吗?公共场所的应急设备都会用吗?……


  不得不承认,很多人对自救知识缺乏重视,所受的急救培训也很匮乏。以至于厦门大学近日称将“开设爬树课”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厦大校长希望借鉴美国部分大学开设爬树课的经验,教会学生一些特殊逃生技能。


  大学开“爬树课”,听起来有些荒诞,但如果看看暴雨中市民求生技能之孱弱,也许晚来的这一课就显得有些悲壮而严肃。不可否认,中国的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很少关注生存技能,这不仅暴露在极端天气中,日常也屡屡有悲剧印证--夏天溺亡的儿童,火灾中施救不当而亡故的成人等,一再证明自救知识的“缺课”,有时需要以生命为代价补上。


  《人民日报》昨日报道了香港人对极端天气的应对预案。除了港府在城市的硬件建设上显得甚为小心谨慎之外,香港人更重视对意外灾害的防患于未然。譬如香港夏季热带气旋频繁,“出门查天气”是多数香港人的习惯,很多年轻人都会利用智能手机“出门先看天”,遇到极端天气尽量少出门;不仅市民习惯于将气象资讯当回事,香港的公司一般也会在天文台宣布悬挂8号风球前两个小时让员工下班,确保住得远的员工可以在风球到来前顺利到家。


  遇到极端天气尽量少出门,这听起来很简单的习惯,其实也是“自救意识”的一部分。这种意识和如何破窗逃生一样,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乃至政府全方位的培训。有了应急避险能力教育,再加之慎之又慎的防范灾害意识,在突发事件中,最宝贵的“第一时间”才会有更多的生机与转机。


  这场暴雨后,我们期待城市的排水等基础设施能有所改进--与此同时,我们需要一场提升公民自救意识和能力的全社会都参与的行动。某种意义上说,提升公民自救能力,也是雨灾留下的宝贵遗产。从车内放一把触手可及的安全锤开始、从出门关心极端天气开始,共同守护生命的美丽与不易。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