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单位: 全国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 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jiangbei
历届评选

青海狠抓执法保障“强基础”

2017-01-23 10:13:00  来源 : 网络


    中国国际警用装备网讯:2016年,青海省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按照公安部和省委政法委关于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部署要求,合理规划目标、精心组织实施、细化工作措施、狠抓任务落实,持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呈现出“六大亮点”。


  亮点一:推行网上办案“单轨制”


  一是新建执法办案信息系统。按照“依法规范、安全高效、服务实战、操作简便、权责一致、适度超前”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研发了新的执法办案信息系统。2016年9月30日新系统开通运行,开启全省公安机关案件信息网上记载、案件审批网上进行、卷宗档案网上生成、案件质量网上考核、执法问题网上预警、办案情况网上统计的新模式。二是强力推进网上执法办案。系统上线运行前培训骨干“小教员”1800余人次,保障民警掌握网上办案技能,并对网上办案情况进行月通报。截至2016年底,全省公安机关通过执法办案信息系统共分流警情76952起,受理行政案件5027起,立刑事案件4568起。从今年1月1日起,全面实现网上办案“单轨制”工作目标。


  亮点二:实现执法监督“全程化”


  进一步强化执法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建立系统化、实时化、常态化的执法监督管理体系,实现对执法工作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一是完善法制员制度。修订了《青海省公安机关法制员管理办法》,选配法制员737名,实现执法环节法制员全覆盖,案件源头质量把关得到进一步强化和落实。二是深化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全面推行受案立案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刑事案件法制部门“统一审核、统一出口”工作机制,规范刑事办案流程、提升刑事办案质量。三是优化执法质量考评。修订完善《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实施细则》《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核评议操作标准》,建立了日常考评、阶段考评、专项考评与年度考评相结合的动态考评机制,提高办案质量和执法公信力。四是加大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出台了《青海省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对民警执法办案中可能存在的36种过错情形,从问责程序、问责方式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以责任制倒逼民警良好执法习惯的养成。


  亮点三:建设规范执法“安全区”


  全省公安机关结合贯彻新修改的刑诉法,按照《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设置规范》《办案区使用管理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录音录像工作规定》要求,将科学设置、规范使用执法办案场所作为预防执法安全问题、提高执法质量的重要基础和硬件保障来抓。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办案中心42个、办案区260个,85%的执法办案部门实现在执法办案场所办案。


  亮点四:打造窗口服务“升级版”


  一是继续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原则,建立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权力和责任清单,明晰执法权责,厘清权力边界。二是深入开展窗口单位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首接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方便群众办事。三是积极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分两批推出涉及治安、消防、出入境、交通等方面的31项便民利民措施,不断释放公安改革的红利。


  亮点五:推行实战培训“新模式”


  一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二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三是完善执法资格等级考试。目前,全省已有12111人(次)取得基本级执法资格,7512人(次)取得中级执法资格,167人取得高级执法资格。


  亮点六:狠抓执法保障“强基础”


  一是强化制度保障。高度重视执法制度建设,完善执法标准和指引,引导民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最大限度遏制随意执法问题发生。二是充实一线执法警力。深挖内部潜力,合理配置警力,从各级公安机关抽调1263名机关民警下沉到基层执法单位,有效缓解了一线执法办案部门警力不足的实际困难。三是加大经费和装备保障。2016年,省公安厅为一线执法执勤民警配发执法记录仪5000余部、数据采集存储终端250部。四是建立完善民警合法权益维护机制。及时推出“爱警暖警十条措施”,坚定支持民警依法履行职务,切实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树立执法权威。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