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单位: 全国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 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jiangbei
历届评选

贵州:拥抱大数据 祥呈“警务云”

2018-06-15 09:03:27  来源 : 《人民公安》杂志


        警用装备网讯: 2018年2月27日上午9时50分,贵阳市某领域“人像大数据”系统发出预警:全国在逃人员徐某已进入该领域。1分钟后,徐某被抓获。


  “抓到徐某后,我们比对了网上通缉的照片和逃犯本人,说实话,如果只是凭肉眼是无法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办案民警杨超说,徐某是一个在逃了18年的犯罪嫌疑人,现在的样子和当年通缉照片的样子不一样了,肉眼很难认出。可是“人像大数据”系统能从面部轮廓去判断,即使脸上皱纹再多、胡子再多,也不会影响判断。


  据统计,从2017年9月到2018年3月,贵阳利用“人像大数据”系统抓捕犯罪嫌疑人872名,其中公安部通缉的全国在逃人员66名。


  人像大数据”系统不仅在抓捕逃犯上成效明显,而且能实现案件防范、人口管理、便民服务等方面的效能提升,让“汗水警务”变为“智慧警务”。


  科技改变着世界,大数据应用勾勒出新时代的美好图景。对公安机关来说,利用大数据全面提升打击犯罪整体效能、助推社会治理迈向精准化和规范化、全力提高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是这幅图景的最好呈现。


  在贵州,这幅图景正通过贵州公安建设的“多彩警务云”照进现实。


  弯道取直百花齐放,下好“先手棋”


  大数据应用成为一种趋势,谁能下好这步“先手棋”,谁就掌握了开启未来之门的钥匙。


  在贵州采访,记者经历了一场场“头脑风暴”,未来警务模式在这里得到生动呈现。


  网上管控、网上破案、网上服务变成工作常态,由手电、手铐执法转变为屏幕鼠标破案,实现传统“由案到人”到大数据时代“由人到案”“由案到案”“由人到人”侦查模式转变;在全国率先推出“贵州交警APP”,打包推出违法处理、驾考预约、车检预约、移车提醒等7大类26项交管服务,群众足不出户,手指轻点,就可办理多项业务……“贵州公安的实践为国家利用大数据开展综合治理,探索了一条可行的创新之路。”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说。


  贵州大数据发展为何如此迅猛?


  2013年,被业界广泛认为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大数据元年”,也是贵州大数据产业的谋划之年。


  地处西南边陲的贵州经济欠发达,传统产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深入分析了自身优势资源后,贵州发现,贵州与大数据产业有着天然的“缘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数据中心可以直接换风降温,比其它同等条件下的数据中心节电10%-30%;地质结构稳定,远离地震带,是数据容灾备份中心的安全选择。


  “机遇稍纵即逝,认准了就要不失时机地抢抓。”从2014年开始,贵州多次在北京举办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2015年开始在贵阳搭建数博会平台,招揽各方企业、英才。


  围绕“数据从哪里来、数据放在哪里、数据如何使用”,贵州各级党政机构领导带头开放数据资源,带头学习、使用大数据。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面对机遇,贵州公安埋头躬耕,奋起直追,全力推进“多彩警务云”建设,取得一系列成果,促进了贵州公安核心战斗力和队伍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善谋者胜,远谋者兴。


  4年来,贵州公安不敢浪费哪怕一个晨昏:立体化信息采集网络、实有人口管理服务平台、块数据指挥中心、全流程闭环式执法监督系统……弯道取直百花齐放,贵州公安探路大数据蓝海步履铿锵。


  顶层谋划破除壁垒 ,打造“警务云”


  2017年11月22日,遵义市民警得到大数据系统预警提示,添阳社区一空巢老人李多丽连续3天没有刷卡进出门记录,立即通知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核实,发现老人已经生病在家两天了,民警和社区人员及时将老人送往医院,挽救了老人的生命。


  用数据“解码”公众需求,让公共服务始终有温度。


  贵州公安以“多彩警务云”为支撑,实现了大数据与精准获取、精准服务、精准管理、精准打击、精准防控和精准监督的深度融合。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贵州省公安厅把大数据战略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进行规划设计,于2013年成立科技信息化委员会,统一领导全省公安信息化建设工作,审议发展战略和宏观规划,审定信息化项目整体预算。机构成立以来,编制涵盖业务、数据、应用、技术、规范、安全、绩效7个架构体系的贵州公安信息化顶层设计1.0版本共计22册、2.0版共计28册。


  “这个顶层设计明确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是贵州公安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宪法’,是支撑全省信息化科学发展的总纲,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的框架体系。”贵州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王瑛玮说。


  在顶层设计的指导下,贵州公安形成了全省公安信息发展的“1268”模式,即一朵云(多彩警务云)、二平台、六统一、八服务为支撑的建设应用格局,使得大数据应用从孤立到协同,从局部到整体,从无序到有序,从短期到长效。


  从以往“人在干、天在看”,发展到现在“人在干、云在算”。贵州公安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打了一场漂亮的大数据“抢滩登陆战”。


  为打通壁垒融合业务数据,贵州省公安厅还制定统一数据类别、格式、特征等入库标准,将公安业务工作与各大业务系统全方位打通,整合了12个警种30个业务系统的数据,打破“信息孤岛”,汇聚数据248亿余条,彻底改变了以往数据“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境地。


  “事实证明,省厅顶层设计科学,数据挖掘充分,为基层实战应用指明了方向、解决了大问题。”记者在贵州采访期间,多次听到基层民警这样评价。


  转变思维激发创新,种下“试验田”


  走进贵阳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智能化执法办案中心,“一站式执法办案、一站式信息采集、一站式查询服务、一站式监督管理”让记者眼前一亮。


  “在这里办案心里有底,从信息采集到安全检查,全部流程都由专业人员负责,我只负责讯问办案。”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张军介绍,中心运行以来,办案时间压缩三分之一,警力投入减少二分之一。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杨忠华看来,2017年6月破获的一起诈骗案,是运用大数据快速高效破案的经典案例。


  市民严某被以购买彩票为名诈骗40余万元。接到报案后,黔南州公安局立即启动“合成作战体系化打击机制”,多警种同步上案,打破警种界限、减少不必要层级、利用大数据进行深度研判,一举摧毁一个横跨多省市的诈骗团伙,抓获嫌疑人33名,串并案件500余起。


  “大数据应用是关键,从立案到抓捕仅用了60天,这在以前无法想象。”杨忠华告诉记者。


  思想有多深,前行的脚步就能走多远。


  记者在采访时感到,如今在贵州,无论新老民警,对大数据等技术不仅给予了充分信任,还形成了工作依赖。基层运用大数据执法蔚然成风。


  “每天上班点开手机、打开电脑,运用各类系统开展工作成了‘必修课 ’。这不但解放了警力,更让我们民警不再疲于应对。”贵阳市公安局南明分局兴观派出所所长韩忠告诉记者。


  大数据释放多种“红利”,不仅冲击着民警的大脑,也激发了基层创新的热情,一个个应用组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清镇市公安局民警曹辉通过警务云平台建构模型,创立了“曹辉工作法”,通过关联涉毒人员接触人群,实现了对涉毒人员的精准打击;大数据“模块化”应用的支撑下,凤冈县公安局民警吴江开发了加油站散装汽油销售记录模块,对散装汽油的流向经行追踪,实现了对辖区危险品流向的实时精准管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公安消防支队研发“电丁丁”APP, 在西江千户苗寨全面推广应用,通过对采集用电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工作人员可对农户电气安全状况进行远程监控和预警处置,及时发现和消除电气安全隐患;铜仁市公安局运用大数据思维和智能管理手段,推出禁毒链条式服务管理系统平台,治疗过程与结果通过手机自动导入管理平台,彻底扭转了以前监管不到位,服务形同虚设的被动局面。


  基层根据实际需求在“多彩警务云”平台上“组件化”开发应用,种下了一片片“试验田”,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全面共享,形成贵州全省“一片云”,命案发案数降幅全国第一,命案破案率达98.85%,创历史新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机关满意度连续8年实现“双提升”。


  大数据让城市治安迎来“一城清爽”


  “出门走亲戚准备返回已是凌晨,亲戚劝我留下说怕晚了回去不安全,我说不用担心,小区用了‘智慧门禁’,安全得很,再晚的夜路我也敢走!”今年年初,在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世纪城龙福苑小区,72岁的李吉生拉着记者的手,谈起他对大数据的感受。


  这样的情景,在6年前的贵阳不可想象。2012年贵阳市“两抢一盗”发案4.3万起,平均每100人就有1人曾被盗抢,当时甚至有人称贵阳市为“爽爽的贵阳,犯罪的天堂”。


  为此,贵阳市2013年启动“两严一降”(严打刑事犯罪、严防“两抢一盗”、降低刑事发案)专项工作,贵阳公安发挥主力军作用,借力大数据创新社会治理,优化社会治安。目前,贵阳市每日接报“两抢”警情仅1.2起,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在贵阳市公安局白云分局龚家寨派出所采访时,记者听所长王成刚讲了一件“奇事”:这个位于城乡接合部的派出所辖区大、环境复杂,但是警力需求却不升反降,派出所8名民警干了20人的活儿。


  这要归功于贵阳公安推行的“网格化处警”和当地派出所打造的“视频天网建设管理运用升级版”。


  “网格化处警”是以区域面积接警常量为指标,辅之以道路通行情况、单位面积内人口常量为测算标准,打破警种壁垒,模糊管辖、模糊打防理念,将贵阳市城区、城镇划分为55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辆4G图传网格巡处车、5名民警、10名辅警和多辆电瓶巡逻处警车,每名民警配备一台手持移动警务终端,实行“四班三运转”,24小时不间断开展网格接处警、巡逻防控、应急处突和服务群众等工作。


  “这种处警模式把派出所民警从繁重的接处警任务中解放出来,我们现在更多的警力和精力抓基层基础工作。”王成刚说。


  贵阳市世纪城社区共有居民15万人,20多个苑区,外来人口密集,流动性大,给当地公安机关的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带来挑战。


  2016年3月,贵阳市公安局观山湖分局以世纪城社区为试点安装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慧门禁”系统,建立了实有人口服务管理APP。运行近两年来,试点小区实现了“零发案”。


  贵州市公安局观山湖区分局副局长吴涛介绍,“智慧门禁”是一个依托在物业数字化门禁基础上开发的系统,靠“实名制”钥匙与实有人口服务管理APP,解决了大量人员不断涌入所造成的“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控制不住、管得不好”的难题。


  在贵阳市交警支队,民警谷正刚在手机上为记者打开了日常工作使用的APP。贵阳公安用“数据铁笼”这样形象的名字,来称呼此类对交警执法行为的数据化监督。


  谷正刚介绍,每次上岗前他都要打开执法记录仪和手机,进入移动查岗系统,借助卫星定位上岗签到,数据信息则同步上传。


  谷正刚此前收到过一次警告短信,他至今都保留着,“每次执勤执法,只要出现偏差,系统都会自动提醒,让我执法必须规范。”


  贵阳公安“数据铁笼”紧紧围绕“问题在哪里、数据在哪里、办法在哪里”三个问题“筑条织网”,逐步把全市公安机关队伍管理和执法规范化的各类事项与权力关进数据的笼子。


  问题在哪里?通过制度、“三清单一流程”和问题梳理,直面贵阳公安队伍管理和执法办案监督的难点、痛点问题,对焦问题想思路。


  数据在哪里?通过整合关联公安内网、互联网以及“数据铁笼”自身模块产生的各类数据,实现各类数据的“聚、通、用”,聚焦数据谋办法。


  办法在哪里?通过流程再造、数据碰撞、风险点设置等办法,建立了“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的数据化自流程监督管理新机制,创新管理促改革。


  贵阳公安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集中破解执法监督难题,通过逐步将公安执法工作中涉及的283个风险点纳入执法规范化“数据铁笼”监督管控范围,实现从110接处警、受立案、侦查取证、破案结案到执法公开各个环节的全程监督制约,让民警的执法行为网络留痕、公开透明,真正做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从以往的“不爽”到现在的“清爽”,如今的贵阳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正日益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被誉为“爽爽的贵阳、创客的天堂”。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