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深圳警队二十最丨从全国最早电子警察到智慧交通新时代
2020-04-07 13:45:09 作者 : 深圳公安 来源 : 澎湃号警用装备网讯: 开栏语
2019年,本报与深圳市公安局联合推出《探寻深圳警队“二十最”之放管服改革系列》报道,详细介绍了深圳警队在放管服改革工作中所作出的努力与成效,在全省警队引起强烈反响。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40年弹指一挥间,在敢闯敢试的时代背景下,深圳警队从荒芜阡陌中走来,披荆斩棘保卫特区经济建设。在守卫人民平安幸福生活的历程中不断成长,在血与火的考验面前无畏前行,深圳警队为这座城市的平安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
自今日起,本报与深圳市公安局再度携手推出《探寻深圳警队“二十最”之特区发展改革事件系列》报道,让我们通过镜头和文字回首深圳警队的峥嵘过往,重温深圳特区改革开放发展史上闪耀着的警队传奇。
伴随着一声刺耳的刹车啸叫,斑马线上,一位骑摩托车的男子被一辆飞驰而来的白色皮卡撞得腾空飞起。现场没有人注意到,在车祸发生的瞬间,一声清脆的快门记录下了这一切。“这是1997年,全国一套电子警察拍摄到的第一张违章事故现场照片,意义非凡。”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科技处科研所民警许泽彬介绍道。
1997年,全国第一套冲红灯电子警察系统在深圳市上线运行,交通执法从人工查处转向相机执法,正式开启了非现场执法时代。
1998年,第一个视频监控执法在深圳上线,非现场执法从低空步入高空,从近距离变为远距离,交通执法进入立体化执法时代。
2001年,第一套车牌识别系统在深圳诞生,非现场执法从路口走向路段,非现场执法步入智能识别时代。至此,各类电子警察构筑起了全方位、全时段、多层次交通安全防护体系,为城市交通的安全、有序、畅通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8年,深圳开启“刷脸”执法,实现非现场执法从查处“车”到查处“人”,实现无盘查的跨越式发展。
在电子警察应用这一创举上,深圳做出了多个全国首创,开启了一次又一次非现场执法的先河,在丰富完善执法手段引领实战上做出了持续不断敢为人先的探索。
从土方法到自动化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城市总体规划,尤其是城市道路总体规划的不完善,加上社会车辆增长加快,导致人、车、路三者之间的矛盾突显。闯红灯、超速等交通违法乱象频发,由此也导致了警力匮乏、现场执法效率低下、警民冲突严重等交通执法困境。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开始了自动化执法的创新探索。1995年,交警支队交通科研所研制出了全天候全自动运行的“电子警察——智能化交通违章监摄管理系统”。1997年,深圳上线运行全国首套冲红灯电子警察系统,标志着交通执法由人工向自动化方向的转变。
“初代电子警察运用的原理其实是中学物理课本上的内容——电磁感应。我们在路面上布设感应线圈,线圈一端连接交通信号灯,一端连接相机,车辆冲红灯后触发感应线圈,联动相机拍照取证。”许泽彬告诉记者,“当时警队里用的还是胶卷相机,一卷胶卷只能拍三十六张照片,第一套电子警察安装后不到两个小时,一卷胶卷便拍完了,当天更换了三次胶卷,一共拍了一百多张车辆违规的照片。胶卷冲洗后,我们根据照片上的车辆号牌查询到该车辆的车主或车属单位,再通过上报纸、打电话、发违例通知书等方式,传唤违例司机接受处罚。现在看来,方法有点土,但就是这样的‘土方法’开创了国内非现场执法的先河,对交通违法行为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
经过20多年的迭代更新,目前深圳市已全面应用第三代高清电子警察。相机采用700万或900万高清镜头,能够精准抓拍并识别超速、大货车禁行、黄标车禁行、不按线行驶、不礼让行人等20余项交通违法行为。随着电子警察功能的不断拓展,如今的电子警察执法已经成为深圳交警执法的主要手段,在交通管理以及打击违法犯罪中扮演重要角色。2001年该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是当时公安部所获得的最高奖项。
从纸质开单到信息化系统
电子警察的发展是深圳智能交通管理建设的一个缩影,而其中与之匹配的是深圳交警各项信息化手段应用的建立和完善,这也为如今的大数据交通管理奠定了建设基础。
“以前我们路面执勤每次都要带上一大堆材料,罚单、发票都只能用手写,回到队里还要把一天的信息汇总录入电脑。有时候发现可疑人员和车辆想要调阅信息,必须通过电台、手机请求后方帮助查找或者自己回到办公室查找,不仅效率低下还会贻误战机。现在简单多了,全部信息化,上路执勤不用带纸笔,一台‘警务通’全搞定。”深圳一位一线交警告诉记者。
交管工作牵涉到市民的日常生活,无论是提升内部管理效能还是服务百姓群众,交通管理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科技信息化手段的支撑。据了解,深圳早在1989年就建立了交通指挥中心,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城市之一。1999年深圳新一代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建成,这里就像是全市交通管理的神经中枢,在此基础上,深圳交警建设了一个平台十大系统,包括交通共用信息平台、无线通讯对讲系统、122接处警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交通事件系统、智能交通违章管理系统等等,实现了快速发现交通事件、快速调度警力、快速处置事件,吸引不少国内同行慕名前来交流学习。
二十多年来,深圳交警的信息化系统建设秉承科技引领实战的理念,伴随着时代更迭不断发展更新。2004年新的交通安全法实施,深圳交警很快就研发出移动交管警务系统,使信息化应用延伸到一线执勤执法民警的手上,大大提高了路面民警的执法效率。
为了方便市民,深圳率先建立通过手机短信进行违法告知、送达一站式处理系统;为了让驾考更加公正、高效,深圳又率先建立机动车驾驶人全科目考试电子化智能评判系统;为了加强车检监管,深圳又率先建立机动车远程审验系统;为了解决纸质档案查找难的问题,车管档案电子化管理系统应运而生……以上种种,仅仅是深圳智能交通管理工作的冰山一角。如今,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日益发展,深圳交通管理正朝着新时代迈进。
大数据赋能 打造智慧交通“深圳模式”
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深圳已发展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50万辆。城市交通管理面临巨大考验。基于此,深圳交警通过精细管理、科技驱动、联合创新进行探索和改善交通状况。
从2013年至今,伴着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业态出现并深入以及深圳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深圳交警警务模式也开始从决策者经验判断为主,向大数据分析结果为主转变。
2015年8月,天津港爆炸事故之后,危化品车排查成为全民关注焦点。后来媒体公布了一个让公众有些意外的报告:在深圳,危化品车及校车整体运行情况的遵章守法率比普通车要高。“天津港事故发生后,深圳交警对深圳危化品车辆违法情况及强制报废情况进行大数据整体分析,最后得出了这个客观、可靠的结果。一方面对社会舆论起到正面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的交通治理工作少走很多弯路。”许泽彬回忆说,“信息化建设应用让以前许多头疼的问题变得简单化,打击套牌车辆就是其中之一。去年10月,我们通过大数据后台分析,发现一辆粤B7E19U黑色保时捷卡宴竟然同时出现在罗湖和宝安。后经两地交警共同努力,最终确定了套牌车辆并开单查扣。”
2018年3月,交警支队正式启动“深圳智慧交通一期”工程,联合多家前沿顶尖企业,打造深圳“智慧交通”城市大脑。未来在智慧交通时代,一张无形的信息网将囊括城市交通的方方面面。数据和交通管理深度融合。端智能感知设备收集数据,超高速输技术实现毫秒级数据响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核心技术赋能交管平台,从而实现现路面感知多样化,交通预案仿真化、事件处置预案化、勤务运行可视化、交通管理运营化的智慧交通“深圳模式”。
2019年,深圳全市万车死亡率降至0.77,接近发达国家先进水平。……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