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单位: 全国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 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jiangbei
历届评选

数字化背景下民航安检发展趋势之浅见

2020-12-22 15:48:05  作者 : 张瑞珠  来源 : 民航资源网


        警用装备网讯: 当前,在数字化快速发展极大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形势下,信息化技术正成为民航安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新路径,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安检业务深度融合,培育数字化、智能化、泛在化的信息生态,打破行业“天花板”,改变传统思维和工作模式,为开创民航安检新局面高灯照远亮。民航安检在2035年前将逐步走上技术输出、数据互通、多式联检的“快车道”。



  一、数字安检发展呈现的特征



  在交通强国发展战略驱动下,“数字安检”将成为民航运输发展中的一张新名片,在行业发展中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的显着特征:



  1.旅客信息掌握更透彻:安全检查部门对旅客的各个关联维度上的安全信息掌握得更全面、更充分、更透彻、更准确,“信息安全”关口成为防控的第一道前置的隐形关口,为安全查堵部署提供决策支撑。



  2.安全管控配置更有力:数字安检是打造以数字管理为核心的全新的安全检查模式,通过用数据联动出行流程,数据改变检查模式,数据优化安保资源配置的的安全管控模型。提前掌握查验对象的安全信息为安全管控部门在旅客预判与管理、安全生产与防控查堵中发挥出因势利导的优势。安全部门对旅客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研判和分类并及时调整查验等级措施,对不同类别的查验对象实施差异化的检查措施,配置不同的安保资源,避免因均等化检查造成资源浪费。



  3.旅客出行体验更简便:旅客航空出行,由传统的多关口身份确认和安全检查向一体化的集成检查转变,由繁琐出行向简约出行转变。现代信息技术与民航安全业务的深度融合,使得旅客在出行的各个检查环节中体验更便捷、更舒适、更自在。旅客过检将成为一个享受高新技术智能便利的过程。



  4.行业发展效能更优化:民航安检将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系统管理、精细管理的水平将大幅度提升,大数据管理模式将充分深入接入安全管理工作,信息化管控程度和设施设备智能化程度高,民航安全生产将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一体化联合协同模式。



  二、数字安检发展的趋势



  在智慧民航大力融入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建设发展背景下,笔者预测,民航安检未来的发展将会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趋势:



  (一)大数据应用根植安全领域,让安保资源配置更优化



  大数据技术因其具备海量数据交易、海量数据交互和海量数据处理能力,使得安检部门可以从更多渠道、更多维度将旅客背后的关联信息挖掘出来,形成旅客安全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最重要的就是利于安全部门从中掌握安全情报以及服务旅客的思路,更好地服务于安全管理和旅客出行。



  1.数字身份改变了安全管控模式



  笔者认为,在大数字时代,检查对象(旅客)将拥有一个属于自己无法被篡改的数字ID,数字标签成为他们的“隐形身份”,也就是旅客的数字身份。这个数字ID具备双重属性,一是个体身份识别标签(类似身份证号码),二是个体被构建的“个人信息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涵盖了个体的基本信息(信息分类及详情,不便对外公开)。在某种程度上,数字身份意味着信息和情报,过去安检集中精力在机场这道物理防线上采取严格的检查措施防恐防爆,今后可能会集中精力来研判前置的“数字反应堆”,挖掘并释放数据“前端价值”。



  数字身份,便于安检部门更快速更全面更充分地掌握旅客信息,提高安全裕度,针对重点的高危人群提前采取更严密更高级别的防范措施,利于相关安全部门协同联动部署和处置,打破因为信息壁垒或信息来源单一带来处置不协同,进而造成不必要的保障资源耗费,比传统的防控效果更佳。同时为满足广大旅客差异化检查服务需求提供分析决策支撑,极大化解传统安检的精神压力和保障压力,避免均一化保障带来大量的人、财、物等安保资源浪费。



  2.数字身份有望解锁多重“身份确认”的繁琐性



  传统的航空出行,旅客进入机场后需在值机、安检、海关、边检、登机口等多个环节出示乘机凭证进行身份核验,多重反复的身份确认,让旅客费时耗力,体验感不佳。如果将旅客相关数据融合到一个集成的数据平台上,实现旅客“数字身份识别”在机场航司、公安、口岸、安检等跨部门、跨区域进行共建、共用、共享,旅客进入机场只需刷一次脸,各部门及时掌握到旅客动态,就可以解锁多次身份确认带来的繁琐性。这既符合旅客绿色出行的新需要又可节省检查资源。



  目前安检部门正尝试进行跨机场旅客身份确认,争取在全国机场范围内进行联通,届时旅客通关只需要刷脸即可完成身份识别,无需携带纸质或电子身份凭证。如果未来能在整个交通系统内建立“旅客(数据)云”或“安检(数据)云”,把所有的旅客数据储存、处理和交互都集中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航班流、旅客流、行李流、货运流相对完整的数据“集合体”,在交通领域内的高铁、地铁、铁路、公路等多式联运转乘上将得到很多新的决策依据和思路提升,各式交通出行的安保资源配置得到更多优化,旅客出行幸福指数得到极大提升。



  (二)联盟区块链构建可信任的数字黑盒信用体系,让数据创造价值更大化



  区块链技术在航空安保领域运用这片蓝海的深度、宽度和广度,是令人无法想象却非常值得深耕。笔者认为,将该技术运用到民航“大安全”管理中,将极大打破目前生产数据采集手段落后、数据资源分散不一、数据分析能力不足、数据价值应用有限的局限,进一步挖掘整合并释放数据价值,将数据价值内嵌入生产管理当中并创造更大效能。



  民航安检是一个参与协同主体较多,信息来源较广,数据量较大,业务点多面广线长,需要跨区域、多主体、全流程的立体化多维共享协作的部门。构建联盟区块链,就是抓住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记录所具有的存证、可溯、共享、信任、协作等特点,将“分布式且不可篡改的账簿体系”“可共享且去中心化的开源数据库”以及“可信任且自动执行动作及交易”等技术进行融合,共同运用到民航安保体系内的各个安全管理部门上,将旅客相关的安全信息数据内嵌于“大安全”的管理模型中,将会为民航安全信息一体化建设发挥极大作用。



  构建可信任的数字黑盒信用体系,由民航安全管理机构协同相关部门将所有旅客行为信息和数字画像进行统一脱密加工处理,对旅客及其相关的事件进行安全风险的识别与研判,使用动态权重和大数据试算得出当前乘机的风险值,确定实时旅客安全检查等级,最终将安全等级结果反馈给检查部门。检查部门根据旅客风险标识采取对应的检查措施。数字黑盒的应用使检查部门无法得知旅客风险等级的动态调整原始数据以及触发相关事件,从而有效保护旅客隐私。联盟区块链的数字黑盒体系不仅增强各检查部门在全流程上对旅客数据处理的一体化协同;还对旅客数据安全性做出可信任的一致快速响应,共同甄别不同旅客群体的数字标签,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检查效率,提升旅客体验,培育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笔者认为,在密码法背景下,将区块链技术运用“易安检”当中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首先,依托区块链“共享、安全、可信”的特质,汇聚机场各检查部门的旅客信息,形成一个相互信任、高度安全、数据真实的旅客数据链。各方提供的以及经过处理的数据都不可变地共享在分类账上,任何一方都不能私自篡改。各方拥有分类账本上所有数据的完整副本,很好地实现了数据共享,并且各分类账本上的数据保持高度一致性,实现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其次,借助区块链去中心化和分布式账本的优势,各方在各自保存的旅客数据区块链里,选取一个点作为网关,可对进入旅客链的各个区块进行认证,并分配相应的数据权限,各方将数据写入账本时,以统一的逻辑规则进行验证、处理,并最终写入到账本上。第三,借助区块链的唯一标志身份特点,打造旅客数字身份认证,可以更加便捷、准确地有效识别旅客身份。在区块链技术支持下,每位旅客都享有自己身份的“数字标签”,可以自主决定向访问方公开特定的数据。只需要在数据库中取得允许访问旅客的身份日志并储存一份日志,旅客可以通过简单的面部识别完成身份认证。



  (三)数字化技术应用拉近时空距离,让检查模式更智慧



  伴随智慧机场的逐步和谐融入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出行会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笔者认为,未来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人们将会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状态。通过把传感器嵌入和装配到城市或机场各个角落的交通系统、传输系统、建筑物以及供电供水系统、油气管道系统等生产和生活的各个物体中,使其形成的物联网和互联网相联,实现人类和物理系统的整合,而后通过超级计算机与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起来,这就是所谓的智慧出行模式。



  智慧模式的最大价值在于共享。在旅客出行的大流程里,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就是值机(包括行李托运)、安检和身份识别。笔者认为,未来的机场和民航安检会有以下的变化:



  1.“无感无触”检查将取代接触式查验



  “易安检”服务的落地为民航安检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转变打开了一扇窗,安检部门正在积极探索谋划“易安检”的升级高阶版--“无触式”“无感知”的安检模式。就是在现有“易安检”的基础上,向“操作界面更自助、检查环节更智能、通关过检无干扰、全程畅行无接触”进行突破。旅客从预约安检通道到通过人脸识别进入安检通道,从前传放置行李到接受人身、行李检查直至开包复查和复原行李,实现旅客在一个无安检员干预和接触的环境中自助完成安全检查。



  2.“随地可托”模式将打破物理限制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深度融合运用,未来机场将高度连接和自动化,物理隔离将被打破。在城市或者机场的某个角落将可能实现提供远程行李托运和收集服务。目前场外值机技术已经很成熟,今后旅客不管是以任何交通方式抵达机场,落地后随地就可以通过机场设置的行李采集点进行自助完成行李交运。甚至在城市的某个交通点或者服务区的行李采集点也可实现同样功能。不管旅客走到哪,人和行李,甚至是货物将会被全程绑定跟踪,所有相关的信息将进入旅客的数字标签(数字ID)里,旅客可随时查询每一个环节的数据动态。



  3.旅客过检流程将被大幅度改变



  随着经济发展条件以及相关国家政策的改变,若能打破机场及各驻场单位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制约,依托大数据技术、云技术等的支撑,将机场及各驻场单位信息集成在一起,建立“机场数据云”,将会极大改变旅客在航站楼的出行流程。将机场和驻场各方协调到一起,把旅客流程压缩到安检这一个环节里来,将身份识别、一关三检和安检这个环节集成,放置到登机口前实施。目前新加坡樟宜机场已将旅客安检设置在了登机口。未来,旅客进入机场,只需要在安检接受一次识别身份和检查即可。2019年,白云机场已首家启用安检-海关联合检查的模式。未来,机场与口岸的资源整合将会进一步优化,航站楼的其他区域也会得到释放,航站楼里的很多功能性岗位就会大幅度减少,人力成本随之大大降低。随着新技术以及新商业模式的成熟发展,未来机场将会出现少人甚至无人的情况。旅客进入机场,除了少数安检员,将看不到其他工作人员,通关、购物、出行全流程自助完成,机场的运力与运营得到大幅度提升,未来实现“超级机场”并不遥远。



  4.新技术安检将使通行更自在自如



  目前,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已经有很多的新技术正在研发,有些安检技术已经正在试用当中。其中,最值得期待的就是太赫兹安检设备,就是分子激光扫描仪可以在瞬间对旅客和行李进行安全检查,且对人体无害,可以在旅客正常步行、不用停下来的状态下,就能够完成人身和随身行李的检查。不再需要将旅客和行李分开用不同的设备进行单项安检。该技术已经在一些大型社会活动、展览会上试用,目前尚未在民航机场投入使用。据SITA预测,在未来10年内,安全将融入无摩擦旅程。在登机口前设置安装有激光安检设备的走廊或者走道,旅客进入候机楼,只需拉着行李箱自在优雅、轻松舒适地款步走向登机口,就在迈步之间完成了身份自动识别和一系列检查,这将是件多美妙的事情。传统的安检硬检查点将成为历史,旅客不需要再脱下外套、鞋子和皮带,或将液体小瓶装进小袋子,也不再需要排长队,安检的处理能力不再成为地面安保能力的颈瓶,不再影响机场的效率和容量。



  5.核心技术系统领导力将凸显优势



  在公共交通运输服务中,航空运输一直是安全系数最高、运输标准最严的交通方式。民航安检作为交通系统内实施安全检查对查堵违禁物品种类最多、范围最广、要求最高、标准最严的安保部门,其核心技术对乘客行李物品的X射线图像识别能力要求最高。当前,在新一轮以共生合作推动联合发展、打破“行业墙”、深挖业务外延、厚植“数字动能”、强注“科技动力”的发展环境下,各行各业、万事万物进入互联互通,笔者认为民航安检值得关注其核心技术在交通领域的“系统领导力”问题。



  我们放眼于交通运输这个更大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里,各类交通方式都处于一个互相关联、互相依赖的大网络,我们可以通过打造一个合作联盟,从而推动社会交通运输变革。众所周知,当前大交通部体制正在形成,尽管现在我们要实现综合交通枢纽的设施一体化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国内各种交通方式长期分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备的法规体系,加上各种不同交通方式各自的特殊性,想将它们整合在一起简直不可想象。目前,交通部正在积极谋划研究乘客在多种交通方式间换乘时的 “安检互认”问题,旨在减少乘客在多式出行换乘中重复繁琐的“安全检查”环节,提高出行的便捷和舒适感。笔者相信,未来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便于实施各种交通方式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可以设想,民航安检部门将会发挥其核心安全检查技术的独特牵引作用,向高铁、地铁、火车站、港口、口岸等领域进行安保管理与技术的跨界输出与运用,增强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和信息网络的高度发达性,助力实现“适应大运行、推进大协同、共建大数据”的智慧检查模式,有利于创新实践一体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安全管控平台,发挥“大安全”的引领力和领导力。



  甚至,在中国民航国际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的情况下,凭借“5G+AI+大数据”的技术优势,笔者认为机场的机制创新也逐步具备了“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条件,重视利基市场,聚焦安检优势业务,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成立安检核心业务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心,机场将安检的专业人才、管理标准以及核心技术对国外中小机场进行输出,这将大大优化安保资源配置,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这将使得安检部门也能产生盈利,从保障型向盈利型转变。



  本文原载于《民航管理》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