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指行”一体化背景下交通警察“网格警务”的实务研究
2023-04-04 17:10:29 来源 :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警用装备网讯: 导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作为社会治安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公安交管工作须积极适应新要求,建立健全适应现代警务发展要求的“情指行”一体化机制,推动交管工作向事前预防转型。本文深入分析了“情指行”一体化机制建设在交管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及“情指行”一体化机制中“网格警务”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提出建立应急响应方案和网格化防控格局、构建网格支点警务巡逻车等可行性方法,助力交管工作实现“情报—研判—落地—行动”实体化工作闭环,为加快构建适应新发展阶段的警务体系提供新思路。
01 在交管工作中,推进“情指行”一体化机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机遇和风险并存、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时期”。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情、社情也必将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国家亟需提升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社会治理的能力水平。作为社会治安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下简称交管工作)必须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建立健全适应现代警务发展要求的“情指行”一体化机制,为有效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1 “情指行”一体化是构建现代交管工作运行机制的题中之义
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技术新业态快速发展,通过去中介化、去中心化实现简化管理流程,减轻数据和资源下发及审核的负担,减少集中决策过程中的意见摩擦及时间耗费,从而提高效率。为群众提供更加快速的服务,是各行各业发展的目标。“情指行”一体化的首要目的就是通过新技术整合资源、上下联动、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数据流、业务流、管理流的汇聚融合,全力推动构建适应新发展阶段的现代警务模式。交管工作为一个高度中心化的管理系统,管理着大量公共资源和数据,中心化、集中式的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其管理和维护需要大量成本,且存在效率低下、响应迟缓等问题,故推进“情指行”一体化机制建设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 “情指行”一体化是推进交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目前,我国机动车和驾驶人总量均居世界第一,交管工作任务日渐繁重。在恶劣天气、重大节假日大客流、危化品事故以及参与社会突发事件处置等应急响应案例中,各地不同程度存在风险研判不精准、应急响应不及时、上下游联动不到位、救援人员及物资运输保障不顺畅等问题。
随着人民群众对安全服务的要求逐步提高,交通警察作为当前主要的街头道路警察、执法着装警察、与群众距离最近的警察,也必然会成为主要的应急处突警察。在可预见的将来,交通警察将承担更多的管理服务职能,而有限的警力资源和专业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日益凸显。建立一套更加科学、更加专业、更加高效的警务运行模式已成为推进交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深入推进“情指行”一体化机制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简化流程、提升效能,切实提升交管工作水平,全面推动交警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升级,用以调和社会安全服务的供需矛盾。
3 “情指行”一体化是推动交通管理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的重要一环
公安部提出公安改革方向之一是要做实网格强化共治、用活科技,推动城区“一区一警两辅”、农村“一村一辅警”全覆盖,加大“一村(格)一警”推广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置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这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具体举措。网格化是去中心化管理的一个实战应用,其目的在于打破以往行政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责权利不明的种种弊端,实现资源重新整合,进一步下放事权,构建一个新的社会管理体系。因此“网格化”的核心并非仅仅是增加一级更小的基层管理单元,而是改写了基层社会管理的体制结构,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因此,“情指行”一体化机制中的网格化警务,是对以单一的情报或指挥部门为支撑的传统警务模式进行的一次改革创新,“情指行”一体化要实现的就是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具体到实战单元,即网格内的警务也要具备“情指行”一体化机制的基本要素,其侧重点围绕“行动”展开。
02 交管工作网格警务的实现
从近年基层的实践来看,交管工作的网格警务,是指基层实战单位为实现整合资源、发挥安全管理精细化的目的,将辖区内道路及相关空间,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配置相应的警力和装备,并以动态支点为重要勤务依托,以动态巡控为主要勤务手段,按照预案对处于萌芽状态的安全隐患、突发及偶发性事件,采取的预防和快速响应类工作模式。网格警务的实现,需要根据现实情况,结合主责主业、勤务特征进行设计和部署。
1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应急反应时间长,响应效率低
反应时间的概念是指从刺激的呈现到反应的时距,效率的概念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具体到实际的工作中,是指交通警察在响应接处警指令、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处置突发警情、事故的反应时间内所作的有效响应措施。
当前社会生产生活的高速性与社会系统的复杂之间的矛盾,使得各类危机发生的种类和频率增加,人群的高度聚集与系统的脆弱性使得危机事件的损害性逐渐增强。危机事件的主要发生地以各类经济、生活区为主,根据法律规定,在附近执勤的交警也必然成为第一响应的应急处突警察。但大多数交警认识还存在误区,没有意识到自身职能的变化:即自身在管理交通秩序的同时,已然成为网格内主要的应急响应力量之一。且网格内警力快速反应和实战能力还不足以应对突发事件,对应急预案、实战装备不熟悉,执法规范化程度不高,导致出现负面性新闻较多、伤亡率较高等情况。网格内的交警警组间、警种间与社区应急响应力量的沟通协调不足,存在管理力量重叠或盲区,且资源调配滞后,协同作战能力差,不能发挥整体合力,在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存在短板。这就需要着力构建完善快速响应机制,做到快速、规范、稳妥处置社会面的警情,控制事态发展,压降风险。
2 根据应急响应基本原理设计解决方案
研究“情指行”一体化机制主要目的是提升应急响应效能,尤其是网格内警力的应急响应效能。因为第一响应决定着处置效果,正确的第一响应能够为后续处置创造有利的时机,反之不恰当的反应可能会使第一响应人和社区处于更大的危险之中。例如街道上一商铺突然起火,相对于其他警种或其他应急响应部门,附近执勤的交警大概率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的应急响应力量,因此只有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置技能及思维才能更好地实施形势评估并组织力量实施救援措施从而遏制火情,直到专业消防力量到达。如果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贸然投入灭火行动,则有可能无法遏制火情,甚至使自身陷入危险境地。
1.应急响应一般由四个模块组成
?准备:指建立应急响应系统和应急预案,以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包括实施应急响应预案、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指挥系统搭建和培训应急响应人员等内容。
?响应:指对紧急情况的实际响应,包括用于控制危险源、保护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战术和程序、向公众和其他应急响应人员传达信息、组建响应队伍、携带物资,以及疏散和救援工作。
?缓解:指采取行动遏制危险源、消解损害后果或减少其潜在影响。包括启动预案、实施战术行动、寻找支援、评估和更新战术及资源投入、取证等工作。
?恢复:指对受突发事件影响的区域或环境恢复秩序。包括协助相关部门对设施、服务和其他资源的维修和重建。
2.交警作为第一响应人员应完成三项工作
?要尽可能确保人民群众及响应人员的安全。所有行动要以安全为主要衡量指标,以尽可能挽救生命为首要任务,具体表现为各类减损、降伤措施。
?尽可能恢复正常秩序。主要采取清理、定位、分隔等措施,控制危险事态的扩展,稳定局势,为彻底解决问题打牢基础。
?宣传与取证。现场往往伴随着秩序混乱,因此就需要现场积极正确地引导、不间断传播真实客观信息。同时还要有证据保全和提取的意识,为下一步原因调查、责任追究、打击违法做准备。
3.勤务设计
网格化模式,究其根本是通过改变生产关系、更新生产工具来实现提升生产力的目的。交警应主动适应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社会公安新形势新特点,精细投入警力,织密防控网络,构建完善“点、线、面”的网格化防控格局。
?“点、线、面”的网格化防控格局现状分析。国内多个城市交管部门已经证明,通过组建铁骑勤务(线),建立与固定岗(点)之间的链接,形成对网格(面)的管控,可以实现对涉路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但铁骑携装量、载员量、统筹指挥等功能的先天性不足,限制了其在“情指行”一体化机制中的发展与效能。且因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之间在铁骑投入量、勤务覆盖程度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无法形成有效的网格面控制。
图1:国内交警铁骑正在执行任务
?支点效应分析。力学原理告诉我们,支点在点线链接系统的力量输出优势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相对于输入和输出控制性力的位置,决定了链接系统的效率和有效性。因此在网格内设立移动支点做承接和保障,网格才能真正实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同时管控效能必将进一步提升。这个支点,只能是一辆为实现“情指行网格警务”而进行针对性设计的且具备指挥通讯分中心、战备支援分中心、勤务响应分中心功能的智能警车,我们不妨称之为“网格支点警务巡逻车”。
?指挥中心与网格警务的关系。海洋中有一种软体动物学名章鱼,绝大部分生物只有一个脑发号施令指挥机体运动,而章鱼却有9个脑,其中头部的脑集中了40%的神经元,剩余的60%则分布在8只触手的小脑。9个脑即统一又独立,在头部脑的统一指挥协调下,能完成复杂、多样的肢体运动;位于触手的脑则可以控制触手完成简单的收缩、抓握等运动,例如休息中的章鱼保留个别触手上下、左右地移动承担警戒任务,大脑则进入睡眠状态,当触手感知到异物,则立即唤醒大脑,协同整体跳跃逃窜同时喷出墨汁掩护。指挥中心与网格警务的关系与之类似,指挥中心类似章鱼大脑的角色,各网格内的警务也应建立自己的态势感知能力,“网格支点警务巡逻车”类似章鱼小脑的角色,遇有突发事件立即启动第一响应。
图2:章鱼神经元分布图
03 “网格支点警务巡逻车”的构想与实践
类似“网格支点警务巡逻车”功能的警车,国人最为熟知的莫过于我国香港警队的冲锋车,也就是港片中经常出现的EU,它是香港警队装备的一种特种警车,车型通常是奔驰sprinter,还有丰田hiace和丰田coaster等。主要用于快速响应紧急事故或突发事件,包括处置治安刑事案件、交通事故、示威和暴乱等事件,为后续专业警种或其他响应单位到达创造有利条件。车内通常会配备通讯系统、交通锥、9mm冲锋枪、盾牌等多种装备,可以配合不同部门高效执行任务,具有高速、机动、稳定、坚固的特点。
图3:香港警队冲锋车
交管工作的“网格支点警务巡逻车”可以独立完成道路上突发事件处置任务,也可以为网格内铁骑、岗勤、事故及其他警种、其他社会应急响应单位提供指挥通讯、战备支援、勤务响应服务,等同于交警路面移动化的“最小作战单元”,与冲锋车主要的区别就是该车是围绕“情指行一体化网格警务”开发的警车。因此该车应具备以下功能:
1 需满足的现行法律法规的约束条件
?应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的人民警察的法定任务的需求。
?应满足《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公路巡逻民警队警务工作规范》《交通警察和警务辅助人员安全法护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对随车装备提出的具体要求。
2 需满足“情指行一体化网格警务”的通讯指挥的要求
?围绕不同实战需要制定不同通讯指挥方案。可以通过智能车机系统的车载平板电脑,实现语音、视频对讲,可接收上级指挥机构下发的情报、指令和预警信息,实时显示网格内铁骑、岗勤民警、其他警种的位置及突发事件位置,经分析研判,通过车载通讯系统下达处置指令,调动就近警力赶赴现场,并驾车同步赶赴现场,对现场进行处置或支援。同时实时对车载装备的状态进行显示,实现装备智能管理,并围绕接处警、巡逻查控、快速反应、先期处置、院前急救等实战需要,制定不同的通讯指挥方案,提升“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效能。
?围绕网格内主要干道、中心位置、要害单位设计巡逻路线。对警务活动进行导航,对巡逻中发现的违法、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处置,通过车载通讯系统进行数据上报并进行二次核查。
?围绕规范执法、辅助决策需求开发智能车机系统。例如开发《三“人”上车》模块,保障路面民警及辅警安全、规范、高效执勤执法。系统内嵌虚拟法制科长、实战教官、督察专员三“位”人工智能助手,可为警组提供在线互动问答法制咨询服务、在线规范执法教学服务,并自动提醒民警严守安全防护、安全驾车、廉洁自律底线,规范履职,降低违纪风险等。
?围绕联动指挥、智能采集开发智能车机系统。车辆内外部配备智能视频采集系统,对外可以与上级指挥中心互联。视频采集系统支持360°变焦抓拍、人脸车牌识别等功能,实现远程指挥、近端取证功能的移动卡点,对内可实时监督警组及临时搭载人员状况。车辆还可以搭载无人机模块,执行高空巡航、违法抓拍、取证、跟踪、高空喊话等任务,实现空地一体联动指挥。
图4:车辆内部控制台及车机系统设计
3 需满足“情指行一体化网格警务”的车型及车载装备需求
1.车型需求分析
传统的警车本质上就是一辆民用车辆进行了警用涂装,而非根据警用需求进行专业设计或改装的特种车辆。
三厢轿车、SUV内部尺寸太小,无法满足搭载全套执勤执法和安全防护装备的客观需求;类似依维柯、金杯等中型客车外廓尺寸大,掉头半径大,准驾资格要求高,不适合小警组机动作战需求;皮卡车适宜的外廓尺寸及独立货箱解决了装备搭载问题,但载员空间尤其后排空间狭小,不利于长时间巡逻使用,且货箱扁平狭长,不利于装备的快速取用;因此5-7座多用途乘用车是相对合适的车型。
图5:车型外观及涂装设计
2.车载装备需求分析
该车的支点功能需要携带大量装备,如常用交通标志、交通锥、盾牌、长警棍、抓捕器、灭火器、救生绳、急救包、防刺服、救生衣、破胎器、勘查箱等。为了合理利用空间,需要设计配重合理、布局合理、功能合理、取放方便的工具柜。
图6:车载装备设计
3.改装需求分析
可根据实战需求进行座椅布置,如2+1+2、2+2+2、2+1+3、2+2+3。车辆可选装轮辋装饰护罩,车窗可选装金属防护网,车门可加装防弹夹层,驾驶员座椅后部可选装钢制护架,车辆前部加装防撞推杆,用于突围或推离小型故障车辆,尾部应加装增强型防撞梁。由于车辆可能承担交通分流或临时卡点的掩体职能,车辆尾部可以进行巴登堡纹涂装,增强警示效果。
4.通行能力测试需求分析
作为特种车辆,还应满足在恶劣条件下的通行能力需求。如在满载情况下应完成侧倾稳定性测试,测试车辆改装后的安全通过性能。为衡量车辆环境适应性能,应完成在零下30摄氏度的冷启动测试;为衡量车辆改装后满载的工具柜、其他设备的稳定性及对车辆平衡的干扰、噪音情况,应完成颠簸路面测试。
4 需满足“情指行一体化网格警务”人员配备及能力要求
车内可以搭载3-5名警力,至少需要一名具有执法资格的民警承担警组指挥员或车长的职责,其主要职责包括接警后评估紧急情况、根据预案制定行动方案、进行警组分工和明确职责、协调外部资源并开展行动,同时在行动过程中应保持通讯畅通和动态评估,随时更新行动计划和分工。车载警力应做到一警多专、一警多用。一警指一个警组,多专指警组具备多种专业能力,不推崇个人能力,鼓励发挥警组的最小作战单元效能,多用是指应具备六大实战能力,一是能对接处警信息进行研判分析,合理调度网格警力,具备与其他警种、社会应急力量沟通协调的能力;二是能合成警组武力,可以控制1-2名持刀斧实施暴力犯罪的行为人;三是能完成院前检伤分类,迅速评估伤病程度,实施必要性急救措施;四是能对发生在道路上的交通类、治安类、刑事类案件或事件进行先期处置,控制局势;五是能对常见的灾害性事件进行前期救助、疏散、控制;六是能够安全驾驶“网格支点警务巡逻车”完成各种路况、警情的行驶任务及随车装备的管理、维护及使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选拔民警到网格警务中轮值轮训,尤其是新入警的民警与辅警,以快速提高网格警务的“造血”能力。同时加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实战培训、演练,细化量化网格巡控工作指标、落实考核,不断提高网格警务队伍的实战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这为新时代做好公共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具体落实中就要从理念上、机制上、措施上、装备上超前一步,着力推动交管工作由事中控制、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构建“情报—研判—落地—行动”实体化工作闭环,做到指挥前移、指令即转、情报精研、屯警网格、秒级响应、快速处置、上下内外一体联动,及时防控风险、服务群众,扣住现代警务机制的发展脉搏,推动警务工作向更高阶段迈进。
(文 / 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交通管理局 张伟、山东省聊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 陈超)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