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单位: 全国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 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jiangbei
历届评选

带犬民警心理压力源研究及调适策略

2011-12-05 09:49:35  作者 : 映君  来源 : CPS警装网


  近十年来,随着刑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公安部党委的高度重视,警犬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国的带犬民警的队伍也日益庞大,截至2010年,我国四个片区带犬民警总数已达到7000余人。然而带犬民警的人格特征、生活环境、工作压力、情感变化等问题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健康状况却没有得到社会的认识和关注。我们通过对本地区带犬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均显示:带犬民警的心理压力过大、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必须采取措施保障带犬民警的心理健康。但对公安机关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为带犬民警的心理健康提供保障,这些调查报告却论述得比较简单,而这恰恰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因此,本文以带犬民警的心理压力为契入点,着力从工作、生活、社会环境等方面对带犬民警心理压力进行归因分析,积极寻找缓解带犬民警心理压力的对策,为公安机关警犬队伍建立“以人为本”的警力资源管理模式和高绩效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一、带犬民警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心理压力是人对外界具有威胁性的刺激经过认知后产生的主观感受。一般来说,威胁性越大的事物对人的心理压力越大,但同样的一个事物,由于个人的主观感受不同,我们承受的心理压力的大小也不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压力是正常的。一定的压力对保持工作的效率和身心健康是必要的。但带犬民警工作中存在的压力源太多,使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感觉到压力过大。


  借鉴国内外对警察心理健康的一些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带犬民警的实际情况不难看出,带犬民警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承受的工作、社会、价值实现、家庭等方面的压力有关。


  (一)警犬工作自身的压力


  带犬民警不仅是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同时还是肩负着警犬工作的人民警察,他们身兼二职,承担着普通人民警察和带犬警察的工作内容,同时也承受着普通人民警察和带犬警察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本身的压力。(1)高应急性。带犬民警随时处于待命的状态,准备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其心理状态较少有放松的机会。(2)高危险性。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各类犯罪事件日益复杂多样,处在斗争第一线的带犬民警会经常面对暴力行为,始终面临死亡的威胁与考验。(3)高强度性。近几年来,社会中的各种不安定因素逐年猛增,在警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保一方平安,带犬民警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同时还要在工作间隙进行警犬的饲养管理和日常训练,长期超负荷运作,使带犬民警的身心处于被动应激状态中。


  2、警犬技术工作的特殊性。警犬技术与刑事技术的其他领域相比有自身的特征,它是靠警犬在带犬民警的指挥下利用自己的生物优势进行作业,这不同于仪器的稳定性,它受身体素质、心理状态、环境适应能力以及主人指挥能力各等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警犬技术的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稍不留意,很容易误入一个怪圈:警犬发挥作用不大或者没发挥作用,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所以投入愈来愈少。那必然结果就是警犬技术发展滞后,给带犬民警带来巨大压力。


  3、警犬经费匮乏


  带犬民警是国家公务员,政府应保障警犬经费的足额到位,但很多地方财政拨款在解决警犬经费上还存在许多实际困难,部分县区公安机关办案经费不足、装备落后,投入到警犬工作上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福利待遇难以保障。由于大部分办案经费靠从罚没款中自酬,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有利的事情大家抢着干,没有利益的事情谁也不去办的局面,也容易导致少数带犬民警怠慢,以至于长时间出不了成绩,从而招致其他同行的诸多非议,使带犬民警形象和警犬工作雪上加霜。


  (二)社会的压力


  社会压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量化考核的压力


  为了加快建设,警犬技术按照公安机关内部的目标管理进行量化考核,这本是一种进步,但当这种量化变成一种纯数据,一些地方的量化考核就是简单地定任务、下指标、警犬破案到人,完全以是否完成工作目标定奖惩,这种简单的量化考核容易促使和造成部分地区、部分带犬民警在指标完不成时弄虚作假,这样既耗费了警力,也给带犬民警带来心理伤害,增加心理压力。


  2、社会高期望值的压力


  随着国家的重视,政府对警犬工作的投入越来越大,群众和媒体的关注也较以前广泛,但这种重视和进步也会给部分习惯于以往办案模式的带犬民警带来适应障碍,一些人就会产生怨言、牢骚,甚至过大的心理压力。另外,无视犯罪现场和警犬使用环境盲目使用警犬,“警犬万能论”、“警犬发挥不了作用就等于警犬无用”等主观认识和要求也给一线的带犬民警巨大的身心压力。


  (三)价值实现的压力


  1、自我实现的压力。带犬民警具有双重的工作压力以及工作任务的繁重性,但工作的收入却与社会上其他高薪行业相距甚远,这无疑会挫伤带犬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带犬民警工作肩负着国泰民安,所以其从业人员大大多于政府的其他部门,但是每个职级的人数却与政府的其他部门相差无几,从而导致警察的晋升机会远远低于政府其他部门的从业人员,一些符合条件的优秀警察得不到应有的晋升。这些,都使得带犬民警体验到不同程度的悲观,也可能促成某些消极人格特征的出现。


  2、社会评价的压力。由于公安机关及带犬民警与群众的沟通不够,对警犬工作的业绩以及取得的成果没有向广大的人民群众做必要的宣传,对自身工作中遇到困难及不足也没有向广大的人民群众做必要的解释,使得社会缺乏必要的对警犬技术工作的认识与理解的信息来源,于是导致一些对带犬民警的评价不够公正与客观,从而给带犬民警造成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精神负担与工作困扰。


  (三)家庭的压力


  带犬民警工作是全天候性质的,二十四小时处于待命状态,因此往往无暇对家庭成员尽到应尽的义务,主要包括经济负担重、住房紧张,孩子不听话、学习成绩差、考学失败、就业难等等,轻者招致埋怨、误解,重者甚至分手离婚,这些问题处理不好都会给带犬民警造成巨大的情感和精神压力。


  二、带犬民警心理压力的消极影响


  当带犬民警处于心理压力过大的状态而自己无法处理,同时又得不到社会支持时,就会给自己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


  (一)引起心身疾病,危害带犬民警的身体健康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因素在疾病的起因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溃疡、糖尿病、肝病、皮肤病、脑溢血、神经衰弱、偏头痛、支气管炎、某些肿瘤等等。研究证明,紧张和压力在这些疾病的起因中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引起认知和情绪变化,影响带犬民警的心理健康


  过度的压力会限制带犬民警的思维,使思维失去灵活性、预见性和独立性,容易出现“固着”现象或轻信于人的现象,妨碍问题的解决。同时,过度的压力也会引起焦虑、抑郁、过度依赖和自卑、自怜等消极情绪。


  (三)降低带犬民警的工作效率


  心理压力对带犬民警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责任感降低、不遵守纪律、工作效率下降、畏缩不前或鲁莽蛮干。


  (四)影响带犬民警的生活


  过大的心理压力,如果长期没有得到缓解,就可能对人的行为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轻者表现为饮酒、吸烟的频率明显增多、过多的抱怨、经常因小事与人发生争执、喜欢迁怒别人等,重者表现为酗酒、嗜烟、事故频繁、家庭失和、离婚等。


  三、带犬民警心理压力的调适


  对公安机关而言,要解决带犬民警普遍压力过大的现状,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消除或改善压力源


  许多心理问题都源于社会问题。解决心理问题的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源头上解决那些给带犬民警带来心理压力的实际问题。


  1、保障警犬工作经费。国家和地方财政保障警犬经费的足额到位,使从事“创收”类非警务活动的警力回到真正的警犬工作中来,将带犬民警职权之外的事剔出去,为基层带犬民警减负;其次,逐步加大带犬民警的教育训练投入,改善带犬民警装备,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增强带犬民警的人身安全感。


  2、保证带犬民警休假。各级公安机关要建立保障带犬民警身心健康的一系列制度,如定期体检制度,带犬民警医疗和重大疾病保险制度、救助基金制度以及带犬民警强制性轮休疗养制度等等;尤其要重视带犬民警休假问题,合理配置警力,原则上保证每个季度有1/4的带犬民警休假,不得以工作忙、任务重为理由,不安排或少安排带犬民警休假,更不能以发放补贴来代替休假。


  3、增加带犬民警编制。这是保证带犬民警正常休假的一个必要条件。公安机关应积极与人事等部门联系,增加带犬民警编制,保障正常开展警务活动的必要警力,避免警务人员的过度劳累。如果长期无法改变基层带犬民警“过度疲劳”的现状,不仅容易导致带犬民警免疫功能、抗病能力下降,而且容易导致人的早衰,甚至因“过劳”而英年早逝,这对国家、单位、家庭都是巨大的损失。


  4、关注带犬民警生活。现实生活中,公安机关的领导应对带犬民警遭遇的家庭变故、生活困难等特别关注,尤其要关注这些事件带给带犬民警的消极影响。有关部门应全面掌握带犬民警的情况,对于基层带犬民警的困难及时发现事件的苗头,指导其稳定情绪、平衡心态,同时积极帮助其协调矛盾、解决困难。这不仅能使广大带犬民警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产生归属感,而且能避免事情恶性转化,酿成事故。


  (二)在带犬民警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这是个基础工作,也是关注带犬民警心理健康方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带犬民警,是带犬民警群体。这种对带犬民警群体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讲座等形式,把如何进行心理调节,如何保持心理平衡,如何识别心理卫生问题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告诉我们的广大带犬民警,有利于带犬民警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时就诊;同时也可以帮助带犬民警掌握比较常用的缓解紧张,缓解压力,解决一般心理问题的技巧和措施,从而增强广大带犬民警的心理承受能力。


  1、改变非理性认知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们对事物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不是由事物本身引起的,而是由人们的认知过程来决定和调节的。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Epictetus)有一句名言:“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因此,改变消极、非理性的认知模式,代之以积极、理性的认知模式就可以减少情绪障碍和行为偏差。带犬民警在工作,生活中,尤其要改变非此即彼的绝对化认知、以偏概全的过度概括化认知、糟糕至极的扩大化认知,以一种积极健康的观点去看待问题、对待挫折,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


  2、掌握情绪调控方法情绪与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


  古语云:“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可见,过于强烈的情绪对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尤其是消极情绪,日积月累就会使人不堪重负。因此,要通过讲座、团体辅导等形式让带犬民警掌握应对挫折、化解消极情绪的方法,使他们学会情绪的自我管理、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保持健康向上的情绪、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


  (三)建立带犬民警心理健康保障体系


  警犬技术部门可以借鉴其他警种的一些做法,成立专门的带犬民警心理咨询机构,对在职带犬民警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建档,对有心理障碍或障碍倾向的带犬民警给予特殊关注。通过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门诊、咨询热线电话、咨询信箱、咨询网站等形式,为有心理障碍的带犬民警提供必要的心理帮助。带犬民警在执法中受到重大刺激,以及发生对个人有重大影响的工作、生活重大变故后,必须在48小时内接受心理咨询。如在犯罪现场警犬不积极投入工作;警犬在使用中受到犯罪嫌疑人或不明真相群众的较严重伤害;在使用中警犬突然死亡;带犬民警经历紧张恐怖的灾难现场;经历残忍、恶性的犯罪现场等等,他注定会产生一种恐惧感,这种恐惧感在某些人身上也许表现得不那么明显,在另一些人身上也许就非常严重了,会严重破坏他的身心健康。因此,事后必须咨询心理医生,并运用科学方法排解心中的焦虑和障碍。要将心理训练纳入带犬民警日常教育训练工作,开设多种多样的带犬民警心理素质训练课程。带犬民警因为要承受比一般社会成员更大的压力,比一般的人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心身疾病,光靠一两次讲座或是一对一的咨询、谈话是不能解决带犬民警的心理困扰的,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应及时转诊到专业医院治疗,并调离公安机关警犬队伍;对在某阶段存在某种心理问题和轻度心理障碍的带犬民警,则分门别类地、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心理训练课程,包括思维、观察、记忆、情绪、性格等方面的基础心理品质训练和心理潜能激发训练,对有人际交往等方面障碍的群体进行团体辅导。


  参考文献:


  [1]周学军.警察的心理压力及缓解[J].公安研究,2005,2.


  [2]胡关禄,任克勤.轮警察的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2.


  [3]宋小明.警察心理健康与保健[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


  [4]刘援朝.警察心理教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作者介绍:


  方绍勤(1984 ~)男,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讲师,从事警犬技术研究和带犬民警心理健康研究工作。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