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警心理训练教学方式初探
2012-03-21 09:29:44 作者 : 叶峰 来源 : CPS警装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人民警察职业压力前所未有,从近十年来对民警队伍状况调查分析,警察心理健康和警察职业压力已经成为各级公安领导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如何提高民警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民警职业所需的基本心理能力,以适应日趋繁重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是公安工作健康发展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2005年公安部下发关于加强民警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在重视民警心理健康的同时,要不断加强民警心理素质训练。武汉市心理实验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按照公安部和武汉市局党委的要求,将心理训练纳入了“三个必训”体系,两年来,全局各期警衔晋升和警种业务培训,都将心理训练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贯穿其中,受到参训民警的欢迎,也得到社会媒体的关注和社会各界领导的重视,并在此基础上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特提出了民警心理训练应以核心理念为依据,以心理测量为导向,以“主题”式训练为依托的训练方式。
一、民警心理训练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其核心理念决定了心理训练的基本内容,也是开展心理训练的依据
开展心理训练要让参训的民警了解训练体系的科学性,这些理论体系包括了潜能激发理论、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及社会学习理论,这些理论主要说明了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指出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性条件反射构成的,人们已有的行为,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可以看作是环境强化的结果,而环境的改变可以使人产生新的行为,而新行为带来的新体验和对自我的新认识又会影响今后的行为。依据这些理论,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可以根据所要达到的训练目的,在训练过程中渗透大量的行为学习及强化、认知重构、认知调适等心理作用机制来对参训民警进行心理训练。
根据人认知改变和习惯养成的基本规律,心理训练的核心理念是:体验激发情绪,行为改变认知,习惯积淀品质。这一理念决定了民警心理训练的基本内容,我们在设置心理训练的内容上首先是进行心理学的理论讲授,使受训民警明确了开展心理健康维护和心理训练工作的重要意义,让他们的思想意识逐渐明了,并明确心理训练的任务。其次是对参训民警进行心理测量,目的是掌握参训民警个性心理特征,以及参训警种所表现出的群体心理特征。最后是进行心理行为训练,这包括高空和地面等基本训练课目。这些内容要求我们应根据要增强的心理素质设置一定的情境和训练内容,让受训民警在特定的情境训练中去感知认知、情绪、行为等心理的变化。在训练过程中,施训教官对参训民警进行相应的认知上的调适,并在结束时作总结性点评,使心理训练上升到认知改变的层面,通过反复训练持续强化和巩固训练效果,使受训民警养成良好的行为应对模式和认知模式,积淀形成民警所必需的基础心理品质。
二、民警心理训练应以心理测量为导向,做到因人因材施教,紧扣受训警员及警种特点,为“主题”式训练打下良好地基础
民警在从事的警察职业中,表现出了两个方面的心理特征:即个性心理和群体心理。个性心理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两个方面。民警心理活动中所具备的个性心理,是指在民警在所从事的警务活动中所表现出的需要、动机、理想、信念及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点。所以可根据参训民警的年龄、性别、警种等,对其气质类型、性格特征、情绪类型等进行测量,应用成熟的测量量表测出民警的个性心理特征。而民警心理的个体通常是通过群体心理特征来表现的,其心理活动也必定受到群体规模或组织结构的影响。民警在群体中通过相互交往会产生相互感知和相互理解,会发生模仿、感染、暗示、沟通、冲突等各种心理现象。而组织结构、规模、模式等也会影响民警个体的心理。这两个方面的心理特征是我们要在心理测量的基础上掌握的。
根据所测量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表现出的警种群体心理特征,我们可以完成两方面的任务:一是根据民警的职业心理素质要求,如民警个体心理特征应俱备以下几个方面:包括坚定的意志力、敏锐的洞察能力、高度的警觉能力、清晰的决策能力、成熟的情绪控制能力、灵活沟通能力等,而警种所表现出的群体心理特征也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可以针对所要达到的目的,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训练主题要围绕所要完成的任务去设置。二是可依据所得到的测评数据构建民警心理素质模型,以及警种的心理素质结构模型,为心理训练的科学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围绕训练理念,结合心理测量数据,根据所需求的训练任务,进行“主题式”教学训练
进行主题设计,是完成心理训练的重要方式,设计好一个或一组训练主题,可以在训练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主题可根据内容的不同分为基础主题与专项主题两大类,如我们训练中所设计出的 “沟通、信任、勇气、合作、竞争”等多种基础主题,以及“坚持、拒绝、创新、磨砺”等专项主题,这些主题在我们的训练中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主题确定好了的情况下再设计出训练科目。要求要围绕主题,并烘托出主题。使受训民警明白训练的意义并形象地掌握和知晓训练的目的。
不同的训练科目有着其不同的训练目的,如通过组建团队、密码破译、勇闯天堑等训练科目来训练民警适应环境,打破人际距离,在新环境下改变旧有习惯,给自己准确定位,完成角色转换,调整自己以应对环境改变造成的不适应,融入新环境;通过飞跃自我、丛林绳桥、凌空跨越等训练科目来训练民警提高自信心,使其认识到自信的重要性,体会自信带来的成功,进行自我探索,深入了解自己,并在实践中提升并巩固自信;通过信任背摔、勇攀高峰、合力冲击等训练科目来训练民警进行团队合作,并体验团队的重要性,了解团队的力量,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增强团队精神,树立合作意识,培养奉献精神;通过海上求生、人际风格、依存共渡、构建方阵、孤岛求生等训练科目来训练民警的沟通能力,并学会倾听和理解的艺术,培养恰当的沟通方式,人际吸引和协调能力,说服他人达成共识的能力;通过永闯独木桥、头脑风暴、信任双赢等训练科目来训练民警思维创新,突破思维定势,训练发散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决策能力、建立双赢思维;通过感受失败、荆棘排雷、法柜奇兵、攀峰越险、挑战极限等训练科目来训练民警抗挫折能力,认识并体验挫折,训练对挫折的承受及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进行“主题式”教学训练的目的就是对这些训练科目进行有效地整合,让这些科目为你所设计的主题服务,也可使受训民警在完成这些训练时带有倾向性的体验感受,为训练后的讨论和交流程序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我们在对警衔晋升班进行以“信任”为主题心理训练时,是这样进行组训的:课的开始部分是进行热身训练,热身活动的方式也需紧扣主题,如“搬运残兵”,以三人为一小组,其中一人担任受伤民警,要求将受伤民警从甲地搬运到乙地,以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团队为优胜,这个热身活动可让受训民警体验安全感和归属感,理解到相互信任是团队凝聚力的黏合剂。课的基础部分分为两个骤来进行,一是理论提示,要让受训民警理解什么是信任,要指出: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信任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你有义务去信任另一个人,除非你能证实那个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权受到另一个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证实不值得那个人信任。 二是实操部分,这可选择的训练科目较多,如“信任背摔、诚信对弈、生死相依”等,我们在这个主题的训练中让受训警员感受最深是“信任牵手”这个科目,所利用的场地是警察战术训练场,将受训民警分为两组,一组蒙上眼睛后在起始点待命,另一组民警要求在不说话的前提下,自己选择一名蒙上眼睛的民警,牵着他的手把他从战训场的起点开始,翻过矮墙,攀过楼台、穿过轮胎阵、淌过沼泽、越过壕沟、走过独木桥,最后一段路要求松开蒙上民警的手,让他独自向前跑至终点,这时最能从他的行为看出他对人的信任度,在事后点评的时候可作为典型行为予以讨论。在到达终点之后,让负责牵手的民警集合起来,待蒙住双眼的民警解开眼罩后,一一指认出自己牵手的人,那场面会非常地感人。通过这个训练让参训民警体会到:信任是和付出成正比的。课的结束部分是进行点评回顾,指出点评要点:相互信任和责任是维系一个团队的根本所在,我们都应该认识到人的一生中有太多的时候,必须把自己的命运交付在别人手中,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到信任合作的真谛。
四、好的教官团队是顺利完成心理训练的基础,在组建教官团队时应有效地做好教官的专业知识及其个性能力的互补,使之焕发出强有力的战斗力
心理训练采取的是体验式教学,要让学员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感受,这都是要依赖心理训练教官的指导下来完成。学员分享训练成果来提高对自身和团队的认识。所以对于心理训练教官的要求可谓点多面广,要求其具备全面而综合的业务素质,在训练过程中一个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一个好的教官团队。好的教官团队要能言传身教,并以踏实地工作作风和扎实地敬业精神让学员们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好的教官团队首先要通过合作将静态的、平面的、单调的说教变成动态的、立体的、新颖化的训练科目。教官团队要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效应,这不能只靠说而是要靠去做。我们在教学授课过程中,往往是各位教官各施其责,辅助好主讲教官的教学训练工作。心理行为训练和其它室外科目不同,需要教官的组织协调,通过时间线索法、任务情节法、情绪指数法记录下参训民警的典型行为,并要对每一个典型行为进行交流回顾,挖掘出学员体验感受、分析训练得失、点评训练要点,并结合其心理反应,概括和烘托出所设计的主题。
教官团队必须通过专业知识的互补,来将社会性资源、个人训练特点结合起来,通过室内外训练科目,将诸多学习内容和警种要求进行有机结合。好的教官团队要有良好的组织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并且教官团队要具备有向心力{教官们的事业心}、凝聚力(教官之间的融洽关系)、亲合力(教官们的情绪感染能力)及执行力(教官们的办事效率),并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向上的工作氛围。成功的教官团队不仅要有奉献精神更要有创新精神,由于全国缺乏以专门警种开设的心理培训班的经验,没有可借鉴和参考的学习范例。这就要求我们教官们要不断地在摸索中前进,不能照搬原来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训练中要有所创新,如我们为了让学员知晓何谓“不信任”,如用说教的方法是改变不了这些学员们的思维定势的,我们教官们就设计了一个训练项目,改“背摔台”为“背叛台”,让学员们深刻地体会到“不信任”会是什么样的。也让学员们在总结的过程中知晓到“不信任”不利之处。同时我们将警营文化融于训练主题,围绕主题进行项目的创新,使学员们很快明白心理训练的实质和意义。
五、当前公安民警心理训练中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要在明确心理训练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尽快弥补训练中的不足之处
当前,虽然对民警心理训练重要性的认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很多人包括一些主要领导没有认识到心理训练是提高民警心理素质、增强警察战斗力的有效途径,没有看到心理训练在民警职业训练中的特殊作用。他们认为心理训练只是一项技能训练,试想如果没有前期心理训练的铺垫就直接上高空项目,那就成了一个娱乐项目,学员也不会了解什么是心理训练,心理训练不是注重动作技能的熟练程度,而是注重是否获得了体验。这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所以应以民警心理培训班为单位来组织教学,而不能在以其它目的培训班中穿插民警心理训练,因为民警心理训练是一项系统地训练,是一环紧接一环的,程序不能任意打乱。也不要认为高空项目就是民警心理训练,高空项目只是心理训练中激发心理潜能训练的一部份。更不要认为心理训练就是“拓展训练”,如果单纯的把民警心理训练当作是一种拓展训练或一种类似“传销”的形式,这是对民警心理训练的曲解。拓展和民警心理训练都是借助了心理训练的基本模式,但两者可谓“形同神不同”,作为商业化的拓展运动它的趋利性决定了它的训练重点和训练内容与民警心理训练有着本质的不同,两者授训师资不一样、教学训练的硬件不一样,训练的目的意义肯定也不一样。
公安民警心理训练发展应与警营文化紧密地相结合起来,因为民警心理训练是从军队开展起来后才进入警察系统的,借鉴的心理训练模式过多强调的是军营文化,而我们任务就将心理训练“警察化”以突出警营文化的特点,这样会使参训警员们感受更为深刻。要想让民警心理训练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就必须突出其本身所具有的实战训练特点,作为心理训练的教官,在从事民警心理训练工作中,如何将民警心理训练与警务实战相结合才是我们未来要走的路,也只有与警务实战训练相结合起来,两者相得益彰,才能使其具有生命力,达到民警心理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宋小明.警察心理健康与保健[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8
[2]黄伟强.警务实战训练中的警察心理[J].公安教育,2008,(1)
[3]董增华.谈处置重大社会治安事件的威慑战法[J].公安研究,2007,(3)
[4]公安部政治部.警察查缉战术教程[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8
[5]公安版教程.心理行为训练师岗位技能培训教程[M].公安版
作者简介:
叶峰(1971年~)男,原任全国公安民警心理训练武汉实验中心主任,现任武汉市人民警察培训学院警事训练处副处长;心理行为训练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警务技战术教学训练 心理训练。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