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单位: 全国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 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jiangbei
历届评选

美国SWAT谈判专家处置人质劫持事件的成功做法

2012-03-23 09:03:48  作者 : 王体亮 艾显尹  来源 : CPS警装网


  美国劫持人质事件时有发生,美国SWAT谈判专家在处置劫持人质事件方面积累有很多的成功经验,通过对美国SWAT运用谈判处置人质劫持事件案例的学习,以及对我国警察处置人质事件案例的研究,笔者发现美国SWAT谈判专家在处置人质事件上的成功做法对我国警察在处置类似事件上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其成功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劫持者进行有效的压力管理


  “压力”是指个体身体对于外界刺激的不特定生理响应,也即针对外界刺激,身体会自动产生生理、行为、情绪与认知方面的效应。对于劫持者而言,不论事先有无劫持人质的计划或准备,一旦采取劫持,必然会承受压力。劫持者受制于警方,且有伤亡阴影,再加上只能利用所控制的人质与外界进行危机谈判,筹码有限,劫持者内心自然会产生压力,更何况如果是临时起意、突发变故或出乎事前预料的劫持,其压力程度必然更为沉重。


  有效的压力管理就是采取措施,将劫持者的心理压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引导其不采取恶化态势的行为,为进一步和平解决劫持危机创造条件。这样做有利于稳定劫持者的情绪、缓解劫持者的紧张和压力;有利于控制现场、安定劫持者的情绪;有利于与劫持者建立一个沟通的渠道和平台,确立双方“合作”的关系。起到安抚劫持者,减轻压力的冲击与影响,并协助其进行理性的思考的作用,对谈判的有效展开成功解救人质都具有是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和平解救人质的基础。


  谈判专家的具体做法:一是给劫持者以发泄的机会。在事件的开始阶段,劫持者往往处于一种紧张吼叫和恐惧的处境,谈判专家常常试着使感情冲动的劫持者平静下来,给劫持者提供一个发泄不满的机会,使其恢复理智。二是让劫持者看到谈判的诚意,创造信赖的基础。多数劫持者都会提出一些要求和条件,并且指令警方在限期内完成,但是谈判专家一般不会就实质性问题直接展开谈判。针对劫持者提出的条件和要求,谈判专家只会表示愿意考虑和商量这些条件,谈判专家通常是顺着劫持者的意思,站在劫持者的立场上,可以就劫持者提到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劫持者明白谈判专家是真正来帮他的,并且适当地要求劫持者放宽条件降低要求,使劫持者意识到谈判专家解决问题的诚意,让劫持者对谈判专家产生信赖,创造信赖的基础。三是淡化劫持者的罪行程度,激发其生存的欲望。在交流过程中,谈判专家采取一些方式来淡化劫持者之前犯的罪的严重程度,或者不承认其是故意犯罪,告诉劫持者他犯的只不过是一些很小的罪行,没有必要走向极端,要用语言而非武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通过法律条文的解读等,来淡化他的罪行的严重程度,或者尝试着引导、激发劫持者善良的一面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激发他们求生的欲望。四是以人质安全为条件进行谈判。谈判专家通常用明说或者暗示来让劫持者明确一点,谈判只有在人质没有受到任何伤害的情况下才可能继续进行,如果人质受到任何伤害,那么谈判就会立刻中止,特警队员就很可能会立即对其进行攻击。


  二、巧妙拖延谈判时间降低劫持者的期望值


  巧妙拖延时间,即在劫持态势没有恶化时,尽量长时间保持“可谈”态势,进而促进事件向好的方向转化。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谈判的继续,劫持者得到了发泄,他们的精力和决心便开始逐渐减弱,劫持者感觉到的压力和焦虑得到缓解,逐渐冷静下来并慢慢恢复理智,进而他们可以进行合理的思考,降低他们对劫持的期望值,直接和间接地摧毁劫持者的精神防线,使劫持者充分懂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徒劳的,而且是毫无希望的,促使他们最终意识到眼前的情况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如果可以保留尊严,选择放弃是他们理智的决定。


  在大多数人质事件中,争取时间对解救工作是十分有利的,它既可以使劫持者冷静下来,也利于警察更好的部署和决策。因此,谈判专家必须想方设法地稳住劫持者,快速转移劫持者对原有问题的注意力,减缓其对危险行为的推进,最大限度地争取时间。主要措施有:一是积极聆听。谈判专家要耐心地倾听劫持者的发泄,而不是欺骗或撒谎,这样谈判专家可以帮助劫持者镇静下来,与之建立融洽互动的关系,也便于搜集相关情报信息并争取时间。二是顺意交流。对情绪比较激动的劫持者,谈判专家通过对劫持者提到的任何事情进行详细的讨论,顺着劫持者的意思,谈爱情,谈家庭,或者谈一些对社会的不满。对很少说话的劫持者,谈判专家应适时问一些很随意的问题,引导劫持者说话,并促使他们随心所欲地发泄心中的不满和挫折感。三是分散劫持者的注意力。有时候为了避免与劫持者的交流陷入僵局,谈判专家会总结和重复劫持者说过的每一句话,让劫持者明白,谈判专家对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十分重视的,不会让劫持者的思维再度集中到事件本身。四是最大限度体现诚意。当讨论完所有的内容以后,劫持者已经有了理性的思维,谈判专家会告诉劫持者耐心等待政府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做出决定,如果当时解决的条件尚未成熟,则应向其解释清楚,必要时,可由有关方面负责人出面予以明确地承诺,以表明警方和平解决问题的诚意。现场警察还应配合谈判专家假戏真做,通过调遣声、应和声、报告声、脚步声、车轮声等办理的“景象”,使劫持者更加坚定地相信,警方正在筹办自己提出的条件,以达到有效拖延的目的。


  三、合理激发和正确判断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症,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在被劫持的过程中对于犯罪者 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人质对劫持者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劫持者。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出现,是人质与劫持者之间相互产生的正面情感,可使劫持者对人质没有暴力或身体、言语上的威胁,人质的生命安全就有了基本的保障。当然它的消极作用可能出现人质在立场和思想上站到劫持者一边去,为争取劫持者和自身的安全,而向警方与媒体反映或制造有利于劫持者达到目的的情况或局势。然而权衡利弊,美国SWAT谈判专家认为,德哥尔摩综合症出现的利远远大于弊,因为警方的最终目的是把人质平安救出,和平解决事件,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出现正好让人质有了安全的基础,也有利于谈判专家与劫持者发展积极、正面的关系,所以正确判断和有效激发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就显得非常重要。


  谈判专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判断是否出现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一是从劫持者与人质的距离上看。若劫持者与人质之间相距很远,这种现象不太可能产生,这种距离不仅限于物理空间上,它也可以是心理上的距离。二是从劫持者与人质的对话上看。若劫持者无视人质的尊严与权力,如劫持者可能使用一些贬低性的、不人道的词语来侮辱人质,或劫持者根本不与人质谈话,则这种现象也不太可能产生。三是从人质的安置情况上看。若劫持者将人质隔离起来,根本不与之接触,则这种现象也不可能产生或发展。如人质被劫持者绑住了双脚,塞住了嘴巴,蒙上了双眼,无法面对劫持者,或被关进一个单独的房间,且有人看守。四是从劫持者对人质的关心程度上看。谈判专家会试图让劫持者检查人质的健康状况,或者让劫持者看看人质有什么需要,或者问劫持者能不能不将人质看作物品等,如果劫持者对此不屑一顾,这种现象也不可能产生。


  谈判专家激发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出现的方法有:一是要求劫持者透露人质的姓名。这样不但可以通知人质家属相关的情况,谈判专家也可以明白自己是在和谁打交道。警方也可以借此搜集相关的信息情报,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劫持者把人质当成一个有着充分人格的人来看待。二是努力促使劫持者和人质间的良性互动。谈判专家通过请求劫持者查看人质是否受伤或患病,是否需要医疗,是否有人需要特别护理,促使劫持者对人质的良性交流,进而促进人性的复苏。三是将焦点置于包含劫持者与人质在内的全体对象。如向现场送去大量的食物,并解释送这么多食物的理由,同时继续探问所有人是否无恙,有没有人感觉到炎热或者寒冷,以及劫持者和人质是否希望把这消息通知他们的亲朋好友。四是要避免使用“人质”这样的字眼。将“人质”用“里面的人”、“大家”等人性化、人格化的字眼来代替。如果知道某些人的名字,最好直呼人质的名字。五是充分发挥时间的冲刷作用。人质和劫持者之间接触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产生相互的沟通理解和相互作用,也就增加了产生德哥尔摩综合症现象的可能性。


  四、及时判断事态发展趋势为特警队创造条件


  即通过谈判专家近距离接触劫持现场,判断无和平解决事件的可能性后,利用自身特殊条件为特警队其它解决行动提供相关信息,为成功处置事件创造条件。


  这是因为有部分劫持案件本身是无法用谈判解决的,但谈判专家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与劫持者交流中,判断如果没有和平解决的可能性,就要积极发挥其另外的作用。主要是拖延时间和提供情报。实践证明如果谈判专家发挥好此项作用,对其它方式解决劫持事件,实现最大程度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此阶段成功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准确判断和平解决的可能性。根据美国SWAT谈判专家多年经验,以下情况将使和平解决事件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第一,在与谈判专家进行交流时,劫持者明确表达出他们有自杀意愿,或者透露在实施该行为之前他们已经算清了所有的帐,并且送出了自己的全部财产。第二,劫持者拒绝谈判,甚至对警方采取武力还击,劫持者威胁或伤害人质的态度未减,并为他们自己的死亡设定了期限。第三,劫持者根本不提出任何实质性的要求,或者是明显提出一些很荒谬的根本不能实现的要求。通过判断,谈判专家把情况提供给现场最高指挥官,由指挥官决定特警队是否有必要立刻进行武力突击,或者让他们来尝试着用其他方式解决。二是准确掌握现场情况。不管和平谈判是否有希望,谈判专家都必须要准确掌握以下三种情况,以便在谈判无望的情况下,迅速将情况提供给指挥官。第一,掌握劫持者和人质的精神、情绪、压力、体能、有无受伤状况。第二,掌握劫持者拥有武器弹药的状况、暴力倾向、武器种类与熟悉度、抵抗决心、方式或程度。第三,掌握周边相关地形、屋内房间设计与结构、劫持者的位置、人质的位置等现场信息。三是争取时间。当谈判专家意识到他们根本不可能劝导劫持者投降的情况下,只要劫持者仍然与谈判专家进行交谈,就意味着没有人质会受到伤害,这时应视情况继续进行交流,因为在他们交谈的这段时间,特警队的突击救援小组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建立起来,做好充分的救援准备,甚至能进行一次战术上的突击救援演练,警方也能紧急撤离附近的居民,迅速封锁各大交通要道,为成功解决事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望洋着:《人质事件应急管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王大伟  张榕榕编着:《欧美危机警务谈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Robert L. Snow. SWAT Teams [M].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96.


  作者简介:


  王体亮:(1966~)男、河北廊坊武警学院边防系教师,军事学硕士。


  艾显尹:(1985~)男、河北廊坊武警学院边防系三队学员。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