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处警程序要素模块图的构建
2012-06-15 09:47:17 作者 : 李红伟 来源 : 河南省洛阳人民警察学校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执法环境日趋复杂,暴力抗法现象时有发生,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民警“时时有流血,天天有牺牲”,当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悲痛去缅怀那些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英勇献身的英雄们时,我们也应冷静地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致命错误的发生,如何能够在打击敌人保护群众的同时也更好的保护自己 。面对每一次出警可能发生的危险,你做好准备了吗?
一、接警。
(一)群众直接报案。
(二)110指挥中心的指令。
无论哪种接警形式,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等基本信息必须了解,只要时间允许,越详细越好,知己知彼永远是安全处警的第一重要环节。
二、第一次形势评估
形势评估就是接受信息,分析判断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当一名警察进行任何一项警务行动,行动之前必须要进行形势评估。形势评估是采取正确战术行动的前提和基础。评估随形势而变,形势突变,评估也要瞬间完成,每一次评估就是一次考验,有时可能是生死考验。在到达现场之前,必须做出第一次形势评估,按照110接出警的有关规定,必须在出发前或赶往现场的5或10分钟之内完成以下任务。
(一)情形预测。
当我们对接到的警情初步分析后要迅速判断案件性质及可能发生的对抗。我们要基本清楚前往的是一个民事现场、治安现场、刑事现场、交通现场或救助现场,做好相应的思想准备。
(二)应对策略
从最危险处着想,做出警力部署和装备配置,保持通讯畅通。车辆、装备的管理重在养成,如果是赤手空拳前往械斗现场,明知需要抢救溺水者自己不会游泳却又不带救生装备,或处警过程中才发现对讲机没电、手铐不能用等等先期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你将陷入麻烦之中甚至付出流血牺牲的代价。无数次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决不打无准备之仗,千万不能心存侥幸。
三、到达现场
在到达现场的过程中,进行初步人员分工。选择到达现场的路线,确定停车、观察位置及接近目标方法,记住,细节决定成败!
四、第二次形势评估
警察执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危险在于情况的不确定性,因此到达现场的首要任务是进行第二次形势评估:探明情况,即对报案所称情况进行观察印证再做决定。
(一)观察环境
对案发现场周围人员、街道房屋等环境进行观察,做到心中有数。
(二)案情印证
想方设法对报案人陈述情况做进一步印证,根据案情性质危险程度确定采取明查或暗查,如:嫌疑人人数、身份、是否藏有凶器、武器、危险品等。
侦查情况可采用的方法有:
1、警察亲自与嫌疑人接触。
2、警察化装与嫌疑人接触。
3、让报案人通过电话联系,通过设计问话套取情况。
4、让报案人再次与嫌疑人直接接触,获取情况。
5、让嫌疑人周围群众如房东、服务员等人以正常理由接触嫌疑人,获取情报。
采取哪种方法要根据现场情况,选取便于实施安全程度又相对较高的一种。
五、做出决定
经过现场察证,从获取信息资料中就敌我双方人数、装备等进行评估,判断我方有无优势,以决定是否立即行动、如何行动。
情况查明之后,处置起来就安全和容易地多。在侦查情况和做出抉择时,都要运用“安全决策法”,即从几种预案中选择危险程度最小,把握性最大的一种,并把其次的预案作为备用。
六、现场处置
经过现场形势评估后,可采取以下三种应对措施
(一)请求支援
在我方优势不明显行动无把握的情况下,可按兵不动,一边继续暗中观察,一边请求支援。在援兵到达之前,不可贸然行动。
(二)战术撤退
在我方处于明显劣势、时机不成熟、身份已暴露情况下可交替掩护撤退,保证人员、武器安全,防止激化矛盾,记下现场环境、人员特征,待时机成熟时再次行动。
(三)采取行动
如果我方优势明显,时机成熟,需断然采取行动。但要考虑以下要素,以最大限度保证自身安全及行动成功。
1、时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暴露战术意图,对行动成败至关重要。
2、地点:盘查、抓捕等行动地点应选择相对开阔、明亮处,避开人群聚集处及十字路口,若条件不成熟可伺机行事,不可莽撞。
3、距离:与嫌疑人随时保持2米以上距离,以防其突然袭击。
4、掩体:若怀疑嫌疑人持有武器,务必注意周围有无掩体,以防万一。
5、戒备:随时保持戒备心理及姿态。
6、语言:包括语态、语气、表情、手势,运用得当,可迅速不战而屈人之兵,或起到拖延时间、摆脱困境、打消嫌疑人嚣张气焰的作用,运用失当则可能引起嫌疑人反感,激化矛盾,暴露意图,或被嫌疑人利用。
7、武力使用。根据态势决定使用徒手、警械、武器何种武力制服控制嫌疑人。
8、沟通:警力上的优势是我们采取行动的前提,但如果在行动中警员之间没有沟通,那我们的优势会丧失殆尽,我们的行动必然是盲目的,混乱的。沟通方式有多种,包括语言、手势、表情、身体语言等等,沟通的目的是让我们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团队优势。
9、协同。与搭档随时保持沟通配合,相互依赖,共同作战,不可个人英雄主义。切记:沟通和协同是战术的灵魂。
安全处警程序要素模块图
作者简介:
李红伟( 1972年~)男、 河南省洛阳人民警察学校警体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警务技能与战术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