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单位: 全国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 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jiangbei
历届评选

警察战术原则探析

2014-02-17 10:13:12  作者 : 陈博  来源 : CPS警装网


  警察战术原则,即组织与实施警察执法战斗的法则和标准,是警察执法战斗的核心内容之一,亦是从无数次成功或失败经验教训中总结概括出的“排兵布阵之道”。在警察执法战斗历史上,指挥者都试图为警务机关在执法战斗行动中提供指南和依据。由于各国国情和警务思想、警械及武器装备等方面的差别,对警察战术原则本质的认识是不同的。但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以法规的形式规范执法战斗行为;二是以执法战斗活动规律为反映内容;三是以一切执法战斗行动为指导对象。本文所指的警察执法战斗“是警察在执行和维护国家法律过程中与各种对抗法律的违法、犯罪活动行为进行的武装冲突或武力搏斗。”[1]


  1.警察战术原则的本质特征


  1.1警察战术原则是反映执法战斗规律、指导执法战斗实践的基本原则


  警察执法战斗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同世间一切客观事物一样,其发展变化有其固有内在本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和普遍性等基本特征。警察战术原则是人们主观对客观的认识和反映,通过对无数次的执法战斗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和高度概括而提炼出来,必须以对执法战斗规律的深刻认识为基础和前提。警察执法战斗规律是执法战斗内部要素之间以及执法战斗诸要素与执法战斗进程和结果之间本质的必然联系。其反映执法战斗中各种矛盾运动的必然性,规定和支配执法战斗的进程和结果,决定执法战斗行动的方式和方法。警察执法战斗规律解决“为什么”的问题,而警察战术原则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两者相互关系上,执法战斗规律对整套战术原则进行逻辑定向,并对各条战术原则的逻辑一致性进行说明;战术原则直接反映执法战斗规律在特定时代、条件下对执法战斗实践方面的基本要求和行动准则。因此,警察战术原则是认识执法战斗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于执法战斗实践的基本原则,要正确指导执法战斗实践,离不开对执法战斗规律的深刻认识 。


  1.2警察战术原则是执法战斗指导规律的集中反映和具体体现


  警察执法战斗指导规律是执法战斗指导活动中执法战斗环境、目的、信息、指挥员及指挥机关等诸要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警察执法战斗指导规律揭示执法战斗指导活动与夺取执法战斗胜利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正确指导执法战斗,集中反映和具体体现在警察战术原则之中。具体来讲,执法战斗规律是反映对抗双方的运动过程的本质,而执法战斗指导规律是反映我方运动内部过程的本质。根据执法战斗规律能够解释对抗将出现怎样的结果,但不能完整或直接解释我方应怎样施行对抗,以何种手段、方法、步骤夺取胜利,怎样行动能够争取主动,怎样行动利大弊小或得多失少等。这些问题是应由执法战斗指导规律来回答。所以,研究和把握执法战斗规律是为了转化为执法战斗指导规律,正确制定警察战术原则,并解决两种主要矛盾:一是主观如实反映对抗的客观实际,解决指挥员等主观认识与不断发展变化的对抗实际的矛盾;二是遵循执法战斗规律,解决实现对抗意图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达到保存自己,精确控制对方的目的。正是因为仅解决对抗双方运动过程本质的认识,还不等于就完成了如何使我方走向胜利过程的认识,所以提出认识执法战斗指导规律与战术原则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它表明了揭示规律和运用规律的能动性,对警察执法战斗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深刻的哲学认识论价值。


  1.3警察战术原则是警察战术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1980年版《辞海》对“战术”作了如下阐述:“进行战斗的原则和方法。战术的运用根据敌对双方具体情况和地形与天候等条件而定。”战术是随着军队的出现而产生,警察战术是军事战术与警察执法战斗行动相结合的产物,受军事学术和警察执法实践的制约,伴随着军事学术和警察执法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刘伯承元帅曾指出:“战术是拿来消灭敌人的,不管黄猫、黑猫咬得住老鼠就是好猫。”(见《中国军事科学》1996年2期,第126页)。1992年版《中国军事百科全书 战术学分册》关于战术的定义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战术是进行战斗的方法。主要包括战术基本原则以及兵力部署、战斗指挥、协同动作、战斗行动的方法和各种保障措施等内容;战术思想是关于战斗问题的理性认识,通常表现为进行战斗的指导理论和基本原则。”[2]赵彦亮指出:“战术原则是战术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是对古今中外的战斗实践经验所进行的抽象概括和总结。如果把战斗比做一匹烈马,战术理论、原则(战术理论精华)就是套在马笼头上的缰绳,指挥员就是骑手。如果骑手把缰绳抓得太紧、太死,自己就将会掉下马来,如果骑手把缰绳放得太松,也很难沿着正确的方向奔向胜利的目标。”[3]战术思想和战术都是战术理论的表现形式。其中战术思想是高度概括的,具有理性认识的本质和特征,而战术,更多体现为具体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从上述定义和论述中可看出,警察战术原则是战术思想和战术即警察战术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并兼有战术思想和战术二者的基本特征,即具有理性认识的特征,又具有实践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等特征。同时,警察战术原则作为警察战术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又处于警察战术理论的最高层次之一,其理论内涵覆盖了执法战斗中各种矛盾运动,从而指导了执法战斗指挥、协同动作、攻防控制行动以及各种保障的方法与措施的确立与运用。


  1.4警察战术原则是统一与调整警察执法战斗行动的准则,是执法战斗行动所依据的法则和标准


  在众多的战术理论着作中都对战术原则的本质进行过论述。1997年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界定为:“战术原则是战斗行动所依据的法则和标准。”[4]有专家认为:“战术原则是反映战斗规律的法则,是一切战斗行动的依据和指南。”[5]总参谋部军训部指出:“战术基本原则,是组织与实施战斗的一般指导规律,是前人和今人所做的关于战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一切战斗行动的依据和指南。”[6]原苏联1986年版《战术》指出:“实施合同战术的基本原则,是指在科学总结战斗经验和军事训练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并载入条令和教令,用来指导分队、部队和兵团组织与实施战斗行动的基本准则和重要规定。”在警界,较有代表性的界定是:“警察战术原则,是从警察执法战斗实践中抽象概括出来指导警察执法战斗和制约战术应用的规律性法则,是警察执法战斗行动必须遵循的依据和指南。它使警察执法战斗行动有了必须遵循的准则和规定性,在纷繁复杂充满着不确定性的激烈对抗中,战术原则能够为我们指明行动的方向,提供克敌制胜的方法或者提出总的要求,指出通向胜利的途径。学习和掌握战术原则,必须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战术原则的实质,并搞清它的基本属性。只有明确了战术原则的属性,才能避免机械呆板地或者主观随意地错误使用战术原则。”[7]有的认为:“警察战术的基本原则是根据警察执法战斗一般规律和客观条件所作的逻辑结论。它是诸警种战斗行动的指南,是警察战术学要研究的中心内容之一。”[8]有的指出:“警察战术原则是警察行动中战术运用的规律和基本准则,是战术的依据。”[9]这些论述,与战术原则的定义基本上是一致的,其共同点是明确指出了战术原则是符合战斗规律和战斗指导规律,并强调警察战术原则是一切执法战斗行动所依据的准则和指南。美国《大战略》一书的作者约翰·柯林斯指出:“历史证明,胜者基本上都重视作战原则,而败者则基本上不重视作战原则。”


  1.5警察战术原则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


  警察战术原则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各个历史时期鲜明的时代特征。因为各个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和警械及武器装备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引起警务机关体制、编制与组合的变化,促进战术思想和执法战斗方法的改变。与此相适应,警察战术原则作为战术思想和执法战斗方法的理论概括,总是体现出各个特定时期的时代特征。在今天的新警务机制变革的背景下,警察执法战斗越来越具有信息化、合成化、专业化、整体化的特质,因而警察战术原则也突出强调了整体协同作战的大区域、高速度的时空精确控制。然而,警察执法战斗指导者通常尊重已经取得成功的经验,尤其在现在,较难在新的执法战斗实践之前修正既定原则或接受新的原则。有的总想把新观念纳入到老概念中去,有的习惯于用旧的东西去包容新的内容,有的惧怕超越既有的熟悉的结论,有的简单移植或复制外警理念。正如利德尔·哈特所言“比向军人灌输新思想唯一更难办的,就是消除他们头脑中的旧思想”,值得我们记取。因此,应估计到新技术革命对执法战斗方式的巨大影响,在物质基础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不断动态调整传统原则的构成形式和充实更新与发展警察战术原则内涵,使之适应新的执法战斗条件和历史要求。警察战术理论研究不能只是执着地在以往的故纸堆中寻找现代战法的灵感,更不能单纯根据以往的经验确定未来作战中的战法,而应该通过方法的创新尤其是大量先进科学方法的嫁接来寻求新的突破点。当务之急是要设置各类“作战实验室”、“作战实验场”、“演习场”通过实战来检验和考验战术理论及原则,在警械及武器装备、警队编成、实战理念和理论及战术原则之间加快实践、实证循环,在实战中丰富、创新警察战术原则,不断生成提高队伍的战斗力的新模式。


  2.警察战术原则的基本属性


  2.1实践性


  警察战术原则来源于执法战斗实践,是执法战斗实践的产物,并用于执法战斗实践,从理论的更高层次上指导执法战斗实践,是一切执法战斗行动的准则和依据。同时,战术原则在执法战斗实践中得以检验并不断发展。


  2.2指导性


  警察战术原则正确反映了执法战斗活动的客观规律,并指导执法主体正确处理执法战斗中的各种矛盾和关系,并解决执法战斗中基本矛盾,对各种类型、样式的执法战斗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指引执法主体能动地夺取执法战斗的胜利。警察战术原则是执法主体对执法战斗规律的认识和应用,是执法战斗行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还可通过法规性的条文规定下来,具有很强的共通性和权威性。


  2.3继承性


  警察战术原则是对执法战斗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揭示,并反映了执法战斗的指导规律,是在不断批判和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以发展的,从无数次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基本理论,成为共同遵循的指南和依据,其基本精神具备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它具有不以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但是,警察战术原则的继承性不是简单的沿袭和保留,而是继承和发展的有机统一。警察战术原则随着执法战斗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注入新思想,充实新内容,调整传统的构成形式。


  2.4系统性


  警察战术原则是反映执法战斗规律,进行执法战斗指导的系统理论,其各条原则既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又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普遍联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执法战斗指导中诸理论问题的体系。任何一次执法战斗的胜利,都是灵活运用各原则并在其相互作用下的结果,当然各条原则所发挥的作用各有主次区别。


  2.5时代性


  警察战术原则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实践范围内产生和形成的,并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警械武器装备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随着执法战斗的发展而发展,具有各个历史时期鲜明的时代特色。


  2.6阶级性


  由于受阶级思想观念和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及制度的影响和限制,警察战术原则也显示出阶级特色。根据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国家学说,警察是国家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意志,依据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武装行政力量。警察执法战斗活动是政治的延续,从属于政治的目的。警队的警务指导思想和警务战术哲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种阶级化的思想基础,通过警察执法战斗理论和方法反映出来。


  3.关于我国警察战术原则基本内容相关论述的分析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比法、专家访谈法等,检索近年来关于警察战术原则研究与论述约有30余部(篇)论着、论文后,将较具有代表性的罗列为7种(见表1)。对于战术原则的基本内容,由于理解角度和研究深度、广度及侧重点的不同,有多种不同观点,而原则的主体部分及精神实质基本相同或相通,只是对原则的具体论述与诠释有所差别,但这种差别较大。王勇、刘开吉、严琦华等从执法战斗目的、准备、方法、警力运用、组织指挥、策略、作风、保障等方面较全面揭示了战术原则基本内容。例如,《警察战术学》(王勇、刘开吉等,群众出版社,2002年版)中认为,带有共同性、相对稳定性的战术原则主要有6条72字:1依法施策,有效控制,力保安全;2知彼知己,充分估敌,量敌用兵;3预先防范,灵活善变,力争主动;4战必用谋,因敌示形,攻其不备;5集中指挥,多方协同,快速反应;6周密保障,相机处置,力争全胜。警察战术原则基本内容的另一共性趋向是更加简明扼要,最多的用72字,最少的用16字,平均用24-32字。


  目前相关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倾向是,警察战术原则基本内容的共同性、稳定性正在逐步减弱;时代性特色不强;主观描述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精确研究少;多角度多视阈交叉融合研究不足,缺乏必要的反思与辩析;部分教材、论着及论文对警察战术原则的理解、把握及确立标准不一,存在较大的主观性、随意性、片面性及有简单化、口号化、舶来品复制化倾向。由现象反映出的主要本质问题是,警察战术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基础研究的广度、深度和高度不够,理论思维欠缺,在着眼于把握战术总体发展趋势及回答和解决现实面临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上存在一定缺位和盲区,且战术基础性研究更为艰难缓慢。目前面临的困难恰恰在于缺乏有效的战术理论支持、解释、指导和引领,导致实战研究往往采取“问题-策略对策”的单一模式与路径,忽略了理论分析、解释、辨别和明晰化等环节,将战术理论研究降低为纯粹的技术应用、操作程序或开处方的行为,研究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有效性由此大打折扣。也有许多学者更愿意尝试借鉴、引证外警的实战理念和理论,但局限于表层的“知识和观点”,缺乏应有的超越与创新和本土化改造。


  表1关于相关教材、着作、论文对警察战术原则基本内容的具体表述


  教材、着作(论文)名称警察战术原则的基本内容


  1《警察战术学》 群众出版社,2002年   2《警察战术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   3《警察临战学》 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   4《警察指挥与战术学》 群众出版社,2003年  5《警务实战基础训练教程》 群众出版社,2006年  6《警察战术应用与训练》 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  7《论警务战术的理念》 政法学刊 ,2006年 1依法施策,有效控制,力保安全;2知彼知己,充分估敌,量敌用兵; 3预先防范,灵活善变,力争主动;4战必用谋,因敌示形,攻其不备; 5集中指挥,多方协同,快速反应;6周密保障,相机处置,力争全胜。  1依法施策,周密组织,充分准备;2因案施策,有效控制,确保安全; 3知彼知己,选其弱点,攻其不备;4集中警力,灵活善变,坚决攻缉; 5集中指挥,主动配合,密切协同;6预先防控,周密保障,力争全胜。  1意识先行,严守程序;2快速反应,灵活应变;3多方衡量,效益最大; 4情报主导,相机处置。   1依法施策,确保执法安全;2充分估敌,因势用兵;3因敌示形,快速反应;4相机捕歼,力求全胜。  1依法施策,遵守程序;2充分估势,防控为先;3随机应变,力保安全。   1有的放矢;2保全自己,发扬火力;3灵活多变。   1依法施策,规范设计;2加一评估,防控为先;3心态平和,弹性处变。


  4.确立警察战术原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厘清战术原则内涵与外延,区分与相关概念的不同点,克服主观片面随意性


  “理论的首要任务是把不同种类的事物区分开。”[10]警察战术的实质是研究警察执法主体与作战目标在执法战斗中对抗关系本质及规律性的问题,以事实存在为根据,以执法战斗规律为对象,以实战检验为标准。警察战术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战术目的,在执法战斗实践经验基础上,遵循执法战斗规律与指导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执法战斗实践的基本要求。其包含四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战术原则从属于战术目的,是为了实现战术目的而服务;其二,执法战斗实践经验是制定战术原则的基础;其三,战术原则的确立有赖于对执法战斗规律和指导规律的认识;其四,战术原则对战术内容、战术方法、战术组织形式的设计与运用等起指导作用。战术原则与战术原理、战术规则、执法战斗规律和指导规律密切相关,但在具体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相互混淆的现象,它们的关系应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互不替代、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执法战斗规律与指导规律是在执法战斗过程中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某种内在本质联系或本质之间的联系。当规律还隐藏在事物内部未被揭示时即在没有外在表现形式情况下,规律是纯客观性质,而规律一旦被揭示就脱离纯客观状态渗入了人的主观因素。因此,被揭示的规律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体,是存在与思维的统一体。既不能绝对地划入主观意识一方,也不能绝对划入客观存在的另一方。对于执法战斗规律与指导规律的认识,如果用一定的战术术语、命题来表述,这种反映和表述就属于战术原理范畴。战术原理是对于执法战斗现象认识结果的逻辑语言表述。根据战术原理提出的执法战斗行动的要求就是战术原则,所以战术原则是借助战术原理来反映执法战斗规律与指导规律的,它是在战术原理中提出行动的要求,用来规范执法战斗行动怎么做。战术原理的属性是理论性较强,战术原则是执法战斗行动的准则,偏于实践层面。一般根据执法战斗规律与指导规律来阐述战术原则,战术原则又是执法战斗规律与指导规律的反映。但执法战斗规律与指导规律和战术原则不是一一对应关系,根据一条规律可以提出多条战术原则,而有的战术原则也反映着不同规律的要求。战术原则是借助一定的战术规则来实现的。战术规则是警察在执法战斗活动中共同遵守的制度或规章。战术规则是战术原则的组成部分和具体细节,每个战术原则都包含一系列具体的战术规则。我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华岗同志在《规律论》导言中指出:“社会上对于规律或法则这个概念和范畴的涵义,却常有不同的了解和分歧,误用和滥用的现象甚为普遍。例如,有人把法则(规律)同法律相混淆,有人把规律同原理、原则或规则相混淆,有人把定律与定理相混淆,也有人把仅仅属于自己主观愿望而在客观实际上未曾存在的东西当做规律,有人甚至认为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规律和废除规律,如此等等。”在警察战术理论与原则的研究中,上述情况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厘清战术原则内涵与外延,区分与相关概念的不同点,努力克服主观片面随意性。


  4.2准确理解和把握战术原则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警察战术一般原则是对各种执法战斗行动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理和准则,是执法战斗指导的普遍规律的反映。它相对于各种执法战斗类型和执法战斗样式的特殊战术原则而言的,在警察战术原则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较之特殊的原则更抽象、更接近事物的本质,覆盖面大,较为稳定,对特殊战术原则具有制约和支配作用。而特殊战术原则是结合了具体条件的一般战术原则,是对一般战术原则在特殊情况下的补充和延伸。特殊战术原则与一般战术原则相比,更具体、更实用,具有更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由于现实警务实战情况变化较快,也更难准确总结和把握,应特别注重特殊战术原则的概括和总结,以便进一步了解、考察一般战术原则。(一般战术原则寓于特殊战术原则之中,通过特殊战术原则反映出来,)一般战术原则与特殊战术原则区别是相对的,二者相互联系、渗透又相互转化。


  4.3战术原则确立应简明而不简单,深刻而不肤浅,全面系统而不深奥复杂


  警察战术原则内容主要不是履行阐述和解释的功能。它是无数次执法战斗经验共性的抽象,把握的是多中的一,变动中的恒定,用简明、准确语言概括普遍性的基本规律,因而是进行执法战斗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里所说的“简明”,应具有简单的性质,但不是肤浅和简单化、口号化、空洞化,是警察战术理论与原则深刻的表现。深奥复杂的战术原则,往往使人难以理解,不便于把握和运用,难以发挥对执法战斗实践的指导作用。只有深入研究执法战斗实际,熟谙执法战斗规律与指导规律,把握进行执法战斗的一切方面,达到融会贯通,同时又善于概括和表达,才能建立简明的战术原则,其内容不应是模模糊糊、似是而非、混淆不清、随意杜撰的表述,而是半明半暗的执法战斗过程中的灯塔。《孙子兵法》中的作战理论,既深刻又简明,其中所阐述的“正合奇胜”、“奇正相生”理论和“守正出新”原理,更为深刻和简明。在战略战术理论简明性方面,毛泽东同志堪称典范。他把游击性运动战的作战原则归纳为“十六字诀”,到解放战争的“十大军事原则”等,简明而又深刻,便于理解和运用,成为我军克敌制胜的锐利思想武器,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杰作,分之而取其精,合之以观其通,至今值得从事警察战术研究者去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


  4.4战术原则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事实上,警察战术理论对警察实战的指导作用常常承受种种责难。要充分认识战术原则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制定和确立战术原则内容时应特别提示并加以强调。其一,警察战术原则是从无数次个别执法战斗中抽象出来的,对普遍的执法战斗具有指导意义,不能反映所有个别执法战斗的一切特殊规律。通过对观念的影响,间接地对实践发生作用,与实践的结合较为间接,但发挥的作用更深刻、广泛和持久。不应企求有一个固定不变的、适合一切情况的战术原则。因此,指导者若想依据所学的某条原则“对号入座”,注定行不通。其二,警察战术原则所依据的理论和实践是过去经验的总结,而指导执法战斗的实践却总是现实的,当经验通过人们的抽象和概括,上升为对执法战斗普遍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形成理论原则后,就以相对稳定的形态固化在客体化了的理论着作、教材、条令、条例等形式之中,难免存在滞后性和局限性。“世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而任何执法战斗都不是以往执法战斗的再现,警察执法战斗样式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样,每次(个)战法都不尽相同。任何执法战斗指导者正在指导的执法战斗都是前所未有的,有着许多现有理论所未反映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要求极大的灵活性和极高的创造性。谁企图照套理论上的现成模式,机械的、教条的执行战术原则,谁就可能失败。其三,作为理论实体形态独立存在的战术原则具有系统性、规范性、逻辑性、认知性、自恰性,便于进行逻辑思维和判断推理,而执法战斗实践具有非系统性、非规范性、非逻辑性、开放性、复杂性、混沌性、不确定性、非对称性、非均衡性、非线型性、情境在场性、偶然性等,可见,战术原则的逻辑与执法战斗实践的逻辑不一致,不完全兼容,甚至遭遇实践逻辑的阻隔。法国哲学家布迪厄认为,解决问题需要一种时间上的“紧迫感”和空间上的“当下性”……这就预先排除了许多在理论上可能的行动路线和方式、方法。再者,警察战术受制于各种现实条件,所处的“场域”规定了其行动的类型和范围,其很难从情境中抽身出来,系统地、唯智地、理想化地将理论原则应用于实践。恩格斯曾指出:“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11]战术原则也是同样,不应是僵死、机械、教条、呆板、拘泥常规的规定,只有在主观指导、能动与客观相符合相统一主客观相对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正确运用。在实际运用时,就要着眼个性,关注于具体的、特定的、受到制约的情况和条件,正所谓“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警察战术原则作为执法战斗普遍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客观实际的反映是间接的,因而它对执法战斗的指导作用也是间接的,必须经过一系列转化环节,诸如组织实施与指挥艺术、谋略、灵活运用与创新、主客观偏差度评估与决策等环节。警察战术原则与直接指导执法战斗实践既相互联系,又存在距离与差距,因为思维是对客体是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这种距离与差距就是矛盾和局限。


  警察战术来自执法战斗实践,又必然会落后于新的执法战斗实践。研究警察战术理论不仅是熟知过去执法战斗的指导规律,而且应着力去研究适应未来执法战斗的指导规律。因此,警察战术的实践性、集成性、前沿性和复杂不确定性要求警察战术原则应该是理论与实践、个体与群体、自然与社会、科学与艺术的高密度的“合金体”。


  参考文献


  [1]王勇   警察战术学[M]北京  群众出版社2002年:(2)


  [2]中国军事百科全书 战术学分册[M]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13)


  [3]赵彦亮  战术理论学习指南[M]北京 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年:(3-8)


  [4]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S]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


  [5]石侠  合同战术学[M]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72)


  [6]总参谋部军训部  战术学基础[M]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126)


  [7]王勇   警察战术学[M]北京  群众出版社2002年:(147)


  [8]严琪华  警察战术学[M]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22)


  [9]王浩    警察战术应用与训练[M]北京 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12)


  [10]克劳塞维茨  战争论[M]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1964年:(104)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4页


  [12]赵志飞  警察临战学[M]北京  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6年:(101-103)


  [13]周士峰  警察指挥与战术学[M]北京  群众出版社  2003年:(73-85)


  [14]公安部政治部  警务实战基础训练教程[M]北京 群众出版社2006年:(14-15)


  [15]黄印  论警务战术的理念 [J] 政法学刊2006,(6):116


  [16]宋绍松   战术思维研究[M]北京 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7年:(58)


  作者简介:


  陈博(1964年-)男,江苏警官学院警体部教授,从事警察实战技战术教学训练研究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