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单位: 全国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 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jiangbei
历届评选

传播学视角下警察形象塑造的对策思考

2013-10-25 09:51:34  作者 : 王子元  来源 : CPS警装网


  警察形象是指警察给人的直观的、具体的、形象化的总看法、印象或感受,是警察价值观念、执法理念、职业素养、服务意识、办事效率等的综合反映。警察形象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形象,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对维护党的领导和社会安定,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播学视角下,可以把警察形象的塑造过程看作是一个传播的过程,即警方通过各种媒介把信息传播给公众,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公众反馈的信息,进一步调整传播信息的循环过程,目的是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最终实现警民共建和谐社会。


  一、我国警察形象传播存在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十分重视警察形象的塑造,通过颁布法律法规、制定规章制度、开展教育等方式塑造警察形象。总体来说,当前警察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有效维护了社会治安的稳定,保障了人民的安居乐业,促进了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进入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系列矛盾引起的社会治安不稳定因素,执法环境的深刻变化,媒体和公共对警察期待的增高,以及警察形象危机事件的发生,使警察形象受到破坏,警察形象的塑造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警察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近年来,从公安部到各地公安部门大力加强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警察队伍素质提升显着,但我们更应看到部分警察受不良社会风气和社会思潮的影响,服务态度不好,工作方法单一,工作效率不高,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执法不廉,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等现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背道而驰,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损害了警察的形象。


  (二)媒体报道片面


  警察队伍中确实存在法制观念不强、执法办案不力等不良事实,但个别现象不能代表整个警察组织的主流,而许多媒体热衷于报道警察的负面行为,片面地理解问题,夸大损害警察形象的事实,对正面信息视而不见,对负面信息趋之若鹜,更有甚者无中生有、肆意造谣,不能够客观地进行报道,导致警媒、警民关系紧张,严重影响了警察形象的塑造。


  (三)公众对公安工作理解和支持不够


  人民群众是警察队伍的服务对象,是警察形象传播的最终作用对象,是塑造警察形象的重要环节,和谐畅通的警民关系对于建立良好的警察形象、维护社会治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警务活动中,无论是执法破案还是警务宣传、警民沟通等,由于警民关系不畅,公安工作得不到多数公众的配合和参与,没有公众的支持,警察的孤军奋战只能是事倍功半。


  二、传播学视角下原因分析


  警察形象的传播是一项有目的性和意识形态性的传播活动,希望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由于传播效果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传播者、媒介、受传者等许多环节和要素都可能对传播效果产生深刻影响。


  (一)传播者因素分析


  传播学理论下,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并且决定着信息的内容,在制约传播效果产生的诸多因素和条件中居于首要的地位,在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主动的作用。一旦传播者自身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整个传播过程的进展方向和趋势,也就无法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


  1、传播者可信性不足。在传播过程中,受传者首先会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进行判断,传播者的信誉和专业权威性是构成可信性的基础。可信性是传播者传递给受传者的“第一印象”,如果传播者的可信性不足,就容易导致受传者不接受或不信任传播者所传达的信息,进而无法达成有效传播。从近年来发生的涉警案件来看,警察执法不严、职权滥用、徇私舞弊等行为时有发生,自身素质能力不高、特权思想严重、态度行为粗暴等情况仍然存在于警察队伍中,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警察群体的可信性,严重影响了警察在公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2、传播技巧不科学。传播技巧指的是在传播活动中为有效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在传播目的和传播内容一定的前提下,传播技巧就成了制约传播效果的重要变量。我们在警察形象塑造过程中,着力传播警察正面的、积极的内容,对待一些负面的、消极的事实一般是少谈甚至是避而不谈,在传播学理论中被称为“一面提示”。采用这种传播方式在短期内能够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但警察形象的塑造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工程,并且随着国民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提升,当今社会仅靠传播自己的观点或于已有利的内容无法实现传播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3、信息反馈系统效率不高。公安部门的内部传播机制存在的不足也是影响警察形象的一个潜在因素。在警察形象传播过程中,公安机关只有首先充分收集信息,把握传播的先机,才能有效阻止危机信息的蔓延,这就需要有一套快速高效的反馈系统和机制作保障。但公安机关内部运行的是简单的、自下而上逐级上报的传播模式,这种模式传播信道长、信息容量小、反应速度慢,与大众传媒时代下即时性强、传播速度快的外部传播媒介相比,很难保证信息反馈的及时性。而许多涉警舆情之所以转化成影响警察形象的负面因素,就是因为公安机关对信息反应相对迟缓,没能及时传播必要的信息,这就在某种程度上给各种传播“噪音”提供了乘虚而入的空间和机会,伴随传播的“首因效应”,导致失去了传播时机,给警察形象的塑造造成被动局面。


  (二)媒介因素分析


  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是讯息的载体,也是将传播过程中各要素和环节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如新闻媒体、电视、网络等。媒介是警察与公众联系的桥梁,在舆论制造、民意引导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警察队伍作为一支纪律部队,肩负着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责,经常被推到社会矛盾的风口浪尖,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因此,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警察形象的塑造。


  1、媒介传播内容失实。媒介在警察形象塑造过程中发挥着舆论监督和引导的重要作用,因此会传播一些负面的、丑恶的现象,这都无可厚非。但是对涉警案件的报道中,有些市场导向型媒介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吸引公众眼球,追求“轰动效应”,往往会歪曲事实的真相,报道内容捕风捉影,以个人感情代替理性思考,以主观认知代替客观分析,报道内容渲染和炒作意味过浓,甚至是子虚乌有地捏造,专为警察揭短纠错,以偏概全,把公安工作中的某一不足主观放大,对警察形象的塑造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与媒介沟通不到位。在警察形象塑造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注重从队伍自身建设角度强调警察个体素质的提高,相对忽视了从战略的角度对警察形象进行有效地宣传和传播。很多情况下,面对警察形象危机事件,有些公安部门出于逃避责任或担心造成被动局面等方面的考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封锁消息而不是如何与媒体沟通、应对及向公众公开详细情况,这种思想在媒介技术高度发达的大众传播时代是明显不合时宜的,也是不科学的。即使有时警方有所回应,也普遍缺乏与媒体沟通的技巧和经验,传播信息的政治色彩过浓,过多强调客观原因,影响了媒体对警方的理解,无法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3、媒介技术高度发达。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媒介技术使得传播的信息容量更大,传播速度更快,传播双向性更强,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播过程中受传者相对被动的地位。之于警察形象的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扩大了传播范围,提高了传播速度,使人们的认知、判断和行为受到更多变量的影响,也对应对警察形象塑造中的问题和危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受传者因素分析


  受传者是信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过程的作用对象。受传者并不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存在,可以通过反馈来反作用于传播者。在警察形象塑造过程中,群众是受传者,是传播活动的最终作用对象。


  对于传播者传达的信息,受传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作出差异性解读,对信息进行选择性地接收,并构建个体的认识和评价,这是传播者无法直接控制的。因此,受传者在预设立场的制约下,对信息内容和意义产生引申和误读,甚至与传播者的意向背道而驰,这种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在警察形象的塑造过程中,由于警察可信性不足及其引起的对警察群体的片面认识,受传者会形成倾向于认定警察负面形象的思维预设,导致公安部门传达的信息被扭曲,甚至作出逆向解释,最终使一般涉警案件演变成警察形象危机事件。


  三、塑造良好警察形象的对策


  良好警察形象的塑造,要在着力加强公安部门自身建设,切实提高警察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础上,采取科学有效的形象传播策略。特别是在公安部门应对警察形象危机事件中,更要讲究传播策略的运用,及时修复警察形象,利用危机事件促进警察形象的塑造。


  (一)警内建设方面


  1、加强警察能力素质建设。从传播学角度看,增强信源可信性是确保传播效果的根本,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就要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警察的素质能力。一方面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服务意识、法律意识和形象意识,塑造正确的警察价值观,摒弃特权思想,克服官僚作风,思想上自我提醒,行为上自我约束,时刻注意形象的维护。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业务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增强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正确行使警察权力,真正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增强警察的“可信性”。


  2、建立和谐的公共关系。一般来讲,警察公共关系涉及警方、媒体和公众三个主体。因此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除了要着力提升警察队伍“可信性”以外,还应运用警察公共关系理论,密切警媒、警民关系,提高组织效益和工作效率。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凸现,公安部门在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的责任重大。为此,我国应紧密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方法,进一步增强信息传播的透明度,畅通传播渠道,提高积极宣传、主动沟通的普遍性,自觉接受媒体和公众的监督,增进媒体和公众对警方的理解和支持,有效控制媒体舆论引导的主流方向和多数公众的思维预设,科学引导并合理处置不良信息和思想,实现警方、媒体和公众之间的动态平衡。


  3、完善内部传播体系。从近几年发生的涉警事件信息传播来看,由于警察出现在第一现场的可能性低,现代媒介技术高度发达,警方的信息传播就会相对滞后,待警方作出回应时,各种信息已成铺天盖地之势,从客观上讲这一事实在所难免。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公安部门应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快信息流转速度和准度,建立警察形象危机事件信息传播机制,提高内部传播效率,第一时间对涉警事件作出统一回应,并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外发布权威信息,抢占舆论先机,防止信息误报、瞒报、迟报等现象。对于误导公众、曲解涉警事件等信息,公安部门应及时、不断地从多角度传播“正信息”,尽快消除传播“噪音”造成的负面影响。


  4、建立警察形象管理体系。警察形象管理体系是从管理角度实施的一种警务战略,特别是针对当前警察形象危机事件多发的现状,对警察形象进行统一管理,并结合危机管理理论,对警察形象危机进行预防、处理和影响消除。该体系需涵盖思想建设、形象塑造、危机管理和形象修复四个方面内容及相应的一系列制度和机制,主动系统地塑造警察形象,未雨绸缪地应对形象危机,于事前充分做好工作,预防事后措手不及地被动应对。通过形象管理体系的建立,提高警察对自身形象的维护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个体和组织的危机感,有效预防形象危机,控制影响,从根本上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


  (二)警外传播方面


  1、快速主动发布信息。根据政府信息传播阻滞因素溯源分析模型,政府如果隐瞒信息,公众信息需求就会碰壁,各种非权威信息便乘虚而入,此时,个人判断占据上风,直接导致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受阻。根据传播学理论,对受传者的信息需求不及时回应,传播就无法处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良性状态。因此,在日常宣传特别是在警察形象危机事件应对中,迅速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掌握舆论主动权和传播先机犹为重要,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公众的知情需求,而且能有效抵制不良信息的扩散。在媒介高度发达、信息传播快速的作息化社会,“首因效应”作用效果明显,如果公安部门不能及时发布信息,或是存在隐瞒思想,反而会引起外界更多的猜测和质疑,严重损害警察形象。


  2、坚持口径一致原则。口径一致原则是实现传播效果、增强传播者可信性的基础,警方在传播信息时,对外公布的口径必须统一。无论是发布相关信息还是处理案件过程中,与这些信息相关以及可能接触媒体的相关人员,对外口径必须高度一致,严禁出现传播自相矛盾的信息,特别是处理案件过程中的信息传播,更要注意做到口径一致。从警察形象危机事件中不难看出,造成危机的原因很大程度是警方前后传播的信息不一致,导致媒体更多的负面报道和公众对警方的信任。


  3、科学设置“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传播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在警察形象塑造过程中可以借鉴这一理论,除了通过媒介对外传播信息外,在公众中有意识的设置“意见领袖”,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作用和公众思想预设修正作用,从而达到传播的目的。


  4、合理使用新闻发言人。公安机关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突发事件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并把客观真实的信息传递给公众。在具体工作中,应根据事件严重程度确定新闻发言人,在案情较轻时,启用常规新闻发言人,为事态扩大后高级别发言人留下空间。在与媒体的博弈中,警方必须掌握主动权,把握事态的发展,合理使用新闻发言人不仅能够实现与媒体的有效沟通,而且有利于警方弹性地控制局面,堵塞影响警察形象因素的扩散。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彭步伟.信息时代政府形象传播[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公安部政治部.警察公共关系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4]史安斌.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M] .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


  [5][美]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王成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6]刘刚,张晓春.警察形象危机与媒体公关对策[J].政法学刊,2006(3).


  [7]蔡翠.新时期警察形象建设.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作者简介:王子元(1988年~),男,汉族,山东济南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军队政治工作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军队基层政治工作



  新闻稿件欢迎直接联系:QQ 34004818 微信公众号:cpsjyzb

我要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

0 条评论

  •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